迟子建散文评价

迟子建散文评价

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7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协工作至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现担任中国作协第九届主席团成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 。小编为你整理了迟子建散文评价,希望对你有所参考帮助。

诗评家谢冕在第二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奖”颁奖会上,这样宣读迟子建的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的授奖词:“向后退,退到最底层的人群中去,退向背负悲剧的边缘者;向内转,转向人物最忧伤最脆弱的内心,甚至命运的背后。然后从那儿出发倾诉并控诉,这大概是迟子建近年来写作的一种新的精神高度。”

《伪满洲国》,被评论家誉为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最新探索。《额尔古纳河右岸》,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热切关注,被媒体称为“最值得期待的书”之一,是中国第一部描述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这部“家族式”的作品可以看作是作者与鄂温克族人的坦诚对话,在对话中她表达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彰扬。迟子建的文风沉静婉约,语言精妙。小说具有诗史般的品格和文化人类学的思想厚度,是一部风格鲜明、意境深远、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上乘之作。[8]

《收获》杂志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单行本同步,于2015年1月号刊登《群山之巅》,主编程永新读完后在邮件中给迟子建写道:“你的小说构建了一个独特、复杂、诡异而充满魅力的中国北世界—”。

迟子建在《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开篇就写道:我想把脸涂上厚厚的泥巴,不让人看到我的哀伤。适时的他遭际丈夫离世, 悲伤不言自明,但在她的言辞间,我们可以感受到那种生命的韧性,不禁让人感叹,这真是个坚强的女子。迟子建的声音,天生带着东北的姑娘直性子,线条分明,爽朗,显得和作协里面的一群作家格格不入,几十岁的人了,还跟个小姑娘一样,学不会压着嗓子讲话,这貌似是刘震云对于迟子建的嗔怪,我已经记不清了。其实看到这样的性格描述,也就不难理解迟子建的身上的温情了,心大着呢。

读迟子建,要像她抚摸她丈夫的眉骨那样,有种柔荑抚面,指触眉骨的温驯感,要在北方人的棱角里摸出南方人的婉约。暖是她文章的基调,故乡东北的黑土是她灵感的源泉,其早期的作品较于稚嫩,在艺术想象力空间上,囹圄于自身生活体验,无法得到更大的扩张。到中期后,大批量的作品都是在试笔,各种变换主题和叙述方式,这种磨练和试验,让其作品更加饱满了,对比早期作品也已经走出了个人式的体验,叙事空间被逐渐扩大。直到后期作品,风格才得以确立,找到了自己的领域和技巧,有非常个人化的.意蕴空间。比如《白雪乌鸦》的片段式叙述,《伪满洲国》的编年体,《额尔古纳河右岸》里单点切面的独特技巧,都有着与主题相对应的成熟技巧叙事手法,且在风格确立后,笔法的成熟度非常高,也都非常的稳定,这种稳定在高产作家里是不常见的。

可能东北离俄罗斯比较近的原因,在她的作品中,会时不时会流露出一种俄罗斯的情节,这使得她的作品有点异域的味道。其次,她个人非常执着的乡土情怀,无论是在实际上还是精神上,但都让其作品的现代性大打折扣,即使她的作品中有过“城市化”的进程。又因为她身上的那种温情,和其个人的看事角度(她崇尚市井生活),导致她的作品细腻有余却气势不足。《额尔古纳河右岸》非常细腻,但一个民族的百年历程,怎么想都应该有着磅礴的情感,迟子建老是差那么一口气。迟子建的文字,驾驭中短篇游刃有余,但在长篇上,她太淡了。

【迟子建散文评价】相关文章:

1.对迟子建的评价

2.迟子建散文好词好句

3.迟子建散文《阿央白》

4.迟子建散文《泥泞》

5.迟子建散文两篇

6.迟子建散文摘抄

7.迟子建散文选《伤怀之美》

8.迟子建散文精选《阿央白》


缓存时间: 202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