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说课稿四篇

大班数学说课稿四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数学说课稿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数学说课稿 篇1

大家好,我说课的活动内容是幼儿园大班活动《排序》。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作为幼儿大班的学习内容——排序。排序这部分知识已经安排学习过大小、粗细的教学内容,在这基础上再继续学习按颜色、形状等规律特征进行排序,教材要求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进行自主发现其规律特征。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对教材要求的了解,我拟定了这节课的活动目标为:

(1)过操作活动,学习按颜色、形状等规律、特征进行继续排序。

(2)提高幼儿的判断、推理能力及动手能力,感受活动的快乐。

3、教学重难点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我认为本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懂得发现按颜色、形

状等规律特征进行排序。而教学难点是让幼儿会画出按颜色、形状等规律特征进行排序。

二、说教法和学法

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这些能力为本节

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准备。遵循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本节课采用了如下教法和学法:

1、情景引入法:

课堂上通过生动的谈话、演小品等情境,使幼儿提高学习兴趣,产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2、观察法:

活动中通过安排幼儿观察两种范例图,引导幼儿发现两种简单的排序规律,建构知识系统。

3、自主探索法:

幼儿在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提供学习材料,让幼儿进行动手操作,体验和探究按颜色、形状等规律特征进行排序的士制作过程。

三、说教学流程

(一)、整体思路意图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在幼儿学习按大小、精细的规律特征排序的教学内容基础上展开的教学。整节课教学设计努力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情境为主线、活动为梳心”的原则,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小品表演”、“观察图形”、“动手画图”、“制作头饰”等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为幼儿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幼儿的积极性、主体性得到充分的表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保护幼儿的意见,开发幼儿的创造力,鼓励幼儿善于发现与众不同的现象。

(二)、教学方案

1、以淡话的形式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小品表演)

2、学习发现有规律的排序。

(1)引导幼儿学习两种简单的排序规律。

出示范例图: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图案的排序规律。

(2)完成的排序挂图,与幼儿一起寻找挂图中的排序规律。

(3)幼儿动手操作,按顺序有规律进行继续排序,教师观察、指导。

3、制作头饰

(1)提供材料,让幼儿为自己设计一个头饰,要求幼儿要按一定顺序有规

律的排序。

(2)幼儿动手操作,鼓励幼儿和别人做的不一样。

4、活动延伸

让幼儿用实物,按一定的顺序有规律的排序。

四、教学效果预测

本节课利用小品表演形式导入,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一定会十分活跃。而且我根据;幼儿的学习的现实起点,直接了出示两种简单的排序规律的挂图,然后让幼儿观察寻找图中的规律,顺着幼儿的“学”来“导”,在“导”中让幼儿探究,完成未排完的图形,建立知识表象使幼儿得到启迪,悟到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相信课堂能够真正成为幼儿学习的舞台。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幼儿在玩中感知的知识是最深刻也是最牢固的。课中我设计“制作头饰”,让幼儿全身心投入到玩中,在玩中探求,体验和巩固,一定会加深了

幼儿对排序的认识,又培养了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拓展了幼儿的思维,内化了所学的知识,还会培养了幼儿创新的能力。

大班数学说课稿 篇2

评委老师,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大苹果幼儿园的老师,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整点》,选自新教材大班探索求知。

下面我将从设计思路、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活动准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次活动的认识和理解。

一、设计思路

我们的《纲要》中指出:数学教育应结合日常生活进行。

时间是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我们的一日生活都要遵循时间的约束,才能有规律。在幼儿园,我们孩子们每天都要遵循各班的《一日活动安排》进行每天的活动。大班孩子马上要进入小学了,在入学前,为孩子建立一定的时间观念,让幼儿了解时间在我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学习认识时间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活动目标: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制定了知识、能力和情感的目标:

1、 学习认识整点的时间,提高幼儿的观察力与判断力。

2、 通过小组合作,能按要求进行自主操作,并能用数字一一对应的表示表盘上的时间。

3、 培养幼儿认识时间的兴趣,了解时间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引导幼儿观察与判断,让幼儿熟练认识整点的时间。

难点:能够按照1:00——12:00的顺序,将表盘依次排序,并用数字一一对应的表示表盘上的时间。

四、教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本次活动教师充当幼儿的引导者和支持者,激励幼儿通过多种感知通道进行活动。因此我采用的教法有:

1、 演示法:通过直观形象的拨动钟表时针,让幼儿观察1:00——12:00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

2、 提问法: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我设计了一系列问题,贯穿始终,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求知。

3、 分组操作法:让幼儿通过对学具的操作,巩固认读整点,并能用相对应的数字表示,也加强了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4、 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学习方法了,数学活动本身就是一门比较抽象,枯燥的学科,所以,在活动的最后一环节,我引用"老狼老狼几点了"的经典游戏,稍加改编,通过游戏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检验。

五、学法

整个活动过程中,我遵循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变"我要学",创造条件让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充分调动孩子的求知欲,让孩子跟随活动进程主动探究学习。因此,本活动的学法有:

1、观察法:观察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是很大的,引导孩子们学会观察才能在生活中活动中有所发现。在本节活动中,我在基本部分的第一步,引导孩子通过观察1:00——12:00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得出结论: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数字几即为几点。

2、谈话法:谈话不仅能增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还能让老师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和掌握情况,进而进行适时教育。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我引用谈话法,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通过谈话,让幼儿了解时间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激励幼儿认识时间的兴趣。

3、操作法:幼儿通过对教具的操作,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4、游戏法:陶行知老先生说:"做种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幼儿在活动中用游戏调节学习形式,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六、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认识时钟的基本结构,能辨认时针、分针、秒针。

物质准备:可拨动的钟表、幼儿操作袋(1:00——12:00的表盘各一个,1:00——12:00的数字卡片个一张)每组一袋

场地准备:将桌椅摆放分为四组

大班数学说课稿 篇3

[说课内容]

量的守恒教育应在认识了相应的量的基础上进行,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指南》中,大班数学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有初步的长度守恒、容量守恒的观念”,其内容要求明确指出“提供长度的、容量的各种变式材料,让幼儿观察、判断并验证其长度是否相等或容积是否相等;在户外活动时,引导他们对等长的距离进行判断和验证,在玩沙玩水活动中有意识地提供各种容器让幼儿去思考容量守恒的问题。”大班量的守恒教学中,长度守恒是幼儿最先接触的守恒问题,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正是有关长度守恒的大班数学活动:小兔子回家。

[活动目标的设立及其依据]

在新《纲要》的科学领域目标中明确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在不断遇到各种新挑战和不断成功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感受到和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了以下的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获得长度守恒的感性经验,在多种变式和干扰因素下做到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而认识到量的不变性。

2、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长度守恒问题。

3、乐意参加讨论和交流,能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并学习应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活动设计构想]

新《纲要》科学领域目标的表述使我强烈地感到: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与和谐相处。而数学学习更是应该更多地通过真实的问题情境来产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需要,并亲自实践,在探索中发现数学和学习数学。长度守恒的内容如何能够引起幼儿兴趣并激发幼儿动手探究问题从而获得感性认识呢?我设计了“小兔子回家”这样一个游戏活动。首先应用自制多媒体课件《小兔子历险森林魔幻城堡》来吸引幼儿注意力,让幼儿身临其境,活跃思维;然后带领幼儿置身游戏场景,应用各种感官探究解决问题;最后组织幼儿表达交流探究过程与结果,建立长度守恒的感性认识。

在这个活动构思中最重要的就是“森林魔幻城堡”的设计以及为幼儿提供动手探究的.材料准备,本活动的重点、难点就溶入其中。教幼儿学习量的守恒有几种方法:

1、可以运用各种量的多种变式,添入干扰因素,使幼儿做到不受外部因素变化的影响而认识到量的不变性。因此在游戏中我应用了绳子长度变式、纸板长度变式、火柴棍长度变式。

2、用同等量的两份物体作守恒判断。如在第一关的难题中,先出现平行放置的两根等长小棍,在幼儿比较确认它们是一样长后再将其中一根向右或左错开,提出问题:“现在这两根小棍是一样长吗?”

3、用数量表示量的守恒。如在最后一关思考哪条路更长更短的问题时,有的幼儿就会数数两条路各是由几条正方形的边组成。

4、渗透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思想。如在第三关的难题中,5个小正方形纸板的长度连起来是和一个长方形纸板的长度等量的。

因此在幼儿作守恒判断时,让幼儿讨论并强调指出这一关系,既学了量的守恒,同时渗透了集合与子集关系的思想,为幼儿理解数的组成和加减法中三个数群之间的关系准备了感性条件。

在为幼儿准备的材料中,我提供了能用的材料和不能用的材料,主要是训练幼儿排除干扰因素的能力;提供了测量工具如卷尺、皮尺、直尺和非测量工具如绳子、纸条、毛线、别针、火柴棍等,并提示幼儿还可应用目测、身体的某一部分如手掌、脚等,目的在于扩大幼儿的思维广度,培养发散性思维,鼓励幼儿尝试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测量水平。(由于不是测量活动,一次没有准备纪录表)

[活动过程]

整个活动分为三个环节: 1、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幼儿探究欲望。 2、游戏过程中动手动脑,在探究解决问题中学习。 3、讨论交流探索过程和结果,形成长度守恒的感性认识。

第一环节: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幼儿探究欲望。

活动一开始,用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淘气的小兔子到森林里玩,不小心迷了路,闯进了森林中的魔幻城堡(背景音乐危机四伏)。只有聪明勇敢的人才能顺利闯关,走出城堡,找到回家的路。”在幼儿注意力都被吸引过来时,介绍每一道关卡的难题,引发幼儿的思考。允许幼儿小声议论、讨论,但不急于肯定或否定他们的答案。

第二环节:游戏过程中动手动脑,在探究解决问题中学习。

教师用一句话引出第二环节:“到底谁的答案才是对的呢?要到魔幻城堡里试一试才知道。你们想当那只勇敢聪明的小兔子,到森林中的魔幻城堡里来闯关吗?”这句话激起幼儿跃跃欲试的情绪,教师带着幼儿(都戴上小兔头饰)进入布置好的游戏场地。每一道关分成四组同时进行。

第一关:先出现平行放置的两根等长小棍,在幼儿比较确认它们是一样长后再将其中一根向右或左错开,提出问题:“现在这两根小棍是一样长吗?”在幼儿充分议论后,引导幼儿将变式量与原形量作比较,已正是它们的量是一样的。

第二关:在地上画一条直线和一条长度相等的弧线,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判断谁长谁短。提醒幼儿还可用身体的某部分作标准。

第三关:判断5个分开的小正方形纸板长还是一个5个连在一起的小正方形纸板长。引导幼儿利用等长的一条长方形纸板作为中介。

第四关:排成一条直线的10根火柴棍和排成折线形状的10根火柴棍谁长。

第五关:在格子图上,到小兔家的两条路哪条更长哪条更短。

顺利闯关的幼儿回到小兔的家,拿到一面小红旗。

第三环节:讨论交流探索过程和结果,形成长度守恒的感性认识。

幼儿在探究之后,都有一种表达的潜力和倾向,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感受、体验和发现,在头脑中有许多刺激、动觉的经验和一些含糊的可能性,或者有一些处于半意识状态的东西,通过思考和适当的方式表达形成想法,通过交流梳理头脑中的信息,明晰所发现的事物特征和关系,以及自己探究的过程。在闯关游戏结束后,让幼儿讨论和交流一下自己操作的过程,用了什么办法,结果怎样等等,教师在需要时适当归纳总结,来使幼儿在头脑中初步建立起长度守恒的感性认识。同时,通过对探究过程的表达和交流,幼儿会逐渐懂得学习语言的意义和重要性。解释怎样和为什么、与人讨论和争辩都需要语言。由于有亲身的经历和体验,幼儿都乐于表达和交流;通过观点的相互碰撞,明晰和构建数学知识与经验,形成准确的表达。

[教学效果预测]

通过动手操作及讨论交流,绝大部分幼儿应该形成初步的长度守恒的感性认识,大约百分之八十的幼儿能流利应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大班数学说课稿 篇4

一、设计意图。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数学活动内容的选择,要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发展能力为基础。本班幼儿已经已有5的分解和组成的经验,是以点数和游戏的方式获得的,但只是两个数字的分解和组成,且比较零散,而本次数学活动是在此基础之上学习5的多种方式的分解和组成,这是在本班幼儿最近发展区之内,能够对他们现有的经验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和提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明确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本次数学活动借助了晒鱼的操作情景,来体验学习5的多种组成,将抽象的数概念在一个具体可操作的情境下转化,让幼儿充分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有用和有趣,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景,引导幼儿理解数概念,是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具体贯彻实施。

二、活动目标及重难点:

《纲要》提出“教师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在对本班幼儿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我们经过不断的修订,从认知、情感、技能三个方面确定了如下的活动目标:

1、学会用多种方法组成“5”。

2、能认识重量和数量间的关系:在总重量一定的情况下,单位重量越小数量越多,单位重量越大数量越少。

3、在游戏中体验合作以及数学活动的乐趣。

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大班幼儿已经有了逻辑思维的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因此,本次活动的重点:学会用多种方法组成“5”。难点:能认识重量和数量间的关系:在总重量一定的情况下,单位重量越小数量越多,单位重量越大数量越少。

三、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于数概念教学,对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比较难理解,为了帮助幼儿更好的掌握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本次活动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根据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景,引导幼儿理解数概念。

2、鼓励幼儿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已成为幼儿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让幼儿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由于幼儿的生活背景和知识水平不同,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个别进行加强辅导。

指南中指出,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要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那么,在本次数学活动中,幼儿的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幼儿亲自学会解决问题,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和全班交流活动,通过互助,让幼儿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游戏,巩固新旧知识,提高计算技能。

四、活动过程。

1、导入:教师展示鱼架,让幼儿认识点数和斤数对应的三种鱼(一斤鱼、两斤鱼、三斤鱼)

将点数和斤数对应起来,让幼儿有更直观的认识,将符号与实物小鱼结合起来,这是符合本班幼儿点数的经验的,这是提升幼儿数经验发展的关键点

2、教师让幼儿自由晒5斤鱼,即把鱼上的回形针夹到麻绳上。

在这个环节中,请幼儿自由晒5斤鱼,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操作体验的机会,感受。

3、展示并让幼儿自主表达5斤鱼的不同晒法,在师幼互动中在展示板上呈现4种晒法。

通过点数的方式让幼儿体会物体的数量不会因为排列形式、空间位置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如本次活动中,让幼儿从小中大三类鱼中自由晒五斤鱼,并让幼儿自主表达。请幼儿在自主表达5斤??的不同晒法,让幼儿初步体会重量一定,

4、教师让幼儿晒5斤鱼,要求条数最多,并把晒法和条数记录在展示板上。

5、教师让幼儿晒5斤鱼,要求条数最少,并把晒法和条数记录在展示板上。

在这两个环节中,教师对幼儿的任务提出了不同层级的要求,从自由的晒五斤鱼,到具体有条数的要求,让幼儿感知在总量一定的情况下,由于基数的不同(一斤鱼、二斤鱼、三斤鱼),数量相应的变化,但是这种组合是有规律的,让幼儿在这个环节中感知到这一总量一定,数量的有规律的变化。

6、幼儿以小组合作方式快速晒出10斤鱼,串成鱼干项链送给客人老师。

最后的任务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晒10斤鱼,串成鱼干项链。从晒五斤鱼到晒十斤鱼,这是对于幼儿的数概念的更高要求,在个体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借助于同伴合作的形式,在同伴互助交流中,对于幼儿的数经验有进一步的提升。

【大班数学说课稿四篇】相关文章:

1.大班数学活动说课稿

2.大班数学活动说课稿

3.大班数学说课稿

4.大班数学《认识单双数》说课稿

5.大班数学活动说课稿(通用6篇)

6.大班数学《区分左右》说课稿

7.大班数学《对号入座》说课稿

8.《排序》大班数学说课稿

9.大班数学说课稿九篇


缓存时间: 202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