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融合作文【推荐】

关于融合作文【推荐】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融合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融合作文1

五千年历史的演化,没有磨灭掉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特征——黑眼睛,黄皮肤。然而有一些东西正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不是吗?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进入到中国。各种文化在冲突中磨合,在磨合中融合。融合,注定会让我们失去一些东西。

曾几何时,越来越多的人们在日常与别人说话中喜欢掺杂一些英文词汇。对于突然蹦出的几个英文词汇,我不讨厌,但也绝不能理解。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有什么是非要用英文代替的呢?或许,那只是一种习惯,但又或许,他是在语言文化的融合中,失去了那些汉字。

曾几何时,钢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火爆程度令人咂舌。一个普通的40人班级中,会钢琴的都快一半了,而那些具有民族气息的乐器如二胡、古筝却无人问津。嘻哈、RAP等国外兴起的音乐形式,在中国越来越被熟知,被接纳,荒废了中国的民族音乐,我很想问一问为什么,但我已经明白了。在东西音乐文化的融合中,我们失去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传统音乐。

又是曾几何时,西方的文化已经无孔不入地融合进了我们的生活。汉堡、牛排已经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苹果、NIKE等国际名牌已经引领了中国的潮流,街上跑的是国外名牌轿车,人们穿的是国外名牌衣服,人们嘴里哼哼的是国外的潮流音乐,人们现在所接受的,是国外的文化与理念。

朋友们,中国特有的文化难道不岌岌可危吗?

中国,作为一个有巨大潜力的国家,吸收和融合东西方的文化与理念本无可厚非。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呼吁国人们不要忘了自己的根。

没有根的树,很难碧绿遮天,一个没有本质的国家,相当于没有了根,即使他再强大,再富有,是没有号召力的,是不团结的。“中国人”,就是让我们凝聚在一起,身处异乡,心在一起。就是让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祖国的温暖。就是让我们在他乡能骄傲地说“I am Chinese!”

朋友们,让我们去寻找自己的枝枝蔓蔓,去寻找自己的根,让我们在国外文化的冲击下守住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最后阵地。在国际间交往如此频繁的年代里,能够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五千年来的历史,他们一定会竖起大拇指说“Good!”

融合,并不代表失去。

关于融合作文2

融合人,融入社会这个大染缸里,总免不了被浸泡,被染色,被打磨,被渗透,到底该以何种面目才能在这个纷扰不断的社会中立足,与社会万物融合。

有些人圆滑世故,老练精明,在上司面前谦卑有礼,在下属面前趾高气昂,它可以和所有人在饭局中称兄道弟,谈天说地,可以和同事在楼梯间说三道四,指桑骂槐,他可以和所有人都很好,又仿佛和所有人都隔了一层纱,看不清他的真实面目。无疑这种人就是我们俗称的“墙头草”,他已经被社会染上了千种颜色,万种姿态。他,衣冠楚楚,学贯古今。可以从丝绸之路讲到利比亚最新战局,从儒家思想讲到米兰时装周。从外表上看他什么都有了,可是他却失去了人最重要的东西---本色,那一抹心灵的裸色,干干净净,没有一丝杂质,最为真我的颜色。可惜,他已经丧失了,因为他已经被社会融合的不留一点缝隙,完完全全的融合进社会中。

有圆滑世故,就有爱曾分明,就这又有了社会中的另外一种人。

这种人个性张扬,说一不二,爱逞强,爱钻牛角尖,看不顺眼就到处嚷嚷,反正年轻,有的是本钱。这应该就是所谓的“初生牛犊不怕虎”。想起我爸爸朋友的儿子,就是这样,从国外回来,生气了就甩几句英文,一副我爸是李刚的样子,工作不好好做,难道成天呆在家里,做一辈子的啃老族吗?通常这种人都是刚出校园,出入社会的年轻人。说的好听点叫做血气方刚,年轻气盛,难听点就叫做不识时务,自以为是。他们可以花去大半个月的工资去买最新的苹果机,可以夜夜笙歌,吃喝玩乐,即使明天有早会。相较于那些过分融合于社会的,这种人就是丝毫不与社会融合的。他们有棱有角,个性分明,对于他们来说,人情世故算什么,当下享乐才是最重要。等他们过了爱做梦的年纪,就会明白轰轰烈烈不如融入社会。

在社会这个大染缸中,有人过分融合,有人丝毫不融合,有人不断往上爬,有人不断受打击,有人已经丧失了本性,有人张扬了个性。其实无论怎么样,融合进入这个社会是正确的,但是融合进多少很重要,我们应该在融合进社会的同时,保留真我,保留内心深处的一抹裸色。

关于融合作文3

融合很多人认为,比萨饼已经成为了当今最流行的一种食物。它融合丰富的食材,风味,甚至可以将不同国家的美食特色融于其中,形成醇厚的口感。比起其他食物单一的口味而言,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在我看来,比萨所体现的便是一种“融合”的思想。善于接纳,兼容并包。正是这些为它提供了最终丰富的滋味,获得世界的青昧。融合是一种胸怀,海纳百川的精神。想象你的眼前有一汪清澈的潭水,它明静,柔婉,少女般可人让你爱怜。

而过了几天,几个月,几年……你再来到它的面前,还未走近便闻到一股腐臭之气……原来,这是一个死潭。因为不与外界的水源融合,仅沉醉于自己的世界而自我消亡。而大海何以令人如此敬仰?因为,它善于融合。倾听每一颗水滴的故事,接纳每一条哪怕微不足道的支流……最终呈于世人面前的,便是宽广的深沉,博大的气韵。清末时期的中国,正是一个死潭。沉浸于天朝上国的迷梦,深陷在自己狂妄自大的心态中,从而闭关锁国。将自己封锁,也将那时期中国的发展之路死死封闭。因不懂融合而扼住了自己的命脉。而同时期的日本,早已融合了西方先进的思想,完成明治维新。以一股新崛起的汹涌之势,打败了中国,自己曾经的老师。屈辱的历史给我们以警醒。融合,何止是一种胸怀?它更表明了一种敏锐的眼界,一种有着对未来发展长远而毒辣的目光,是睿智的一种体现。

幸运的是,在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后。中国又像雄狮般地渐渐苏醒。从“师夷长技以制夷”观点的提出,中国不断地学会融合,从而渐渐前行,飞跃甚至蜕变。纵观当今,“和谐”的思想越发频繁地被提及。何为和谐?在我眼中,和谐即是一种融合。社会以包容心态融合杂而繁复的阶层,使它们如同每一种必要的食材存于比萨饼中,存在并散发自己独特的风味。这是一种理想而趋于平衡的状态。需要社会的融合,也需我们每个人心生的包容。融合是胸怀,是眼界,是趋于平衡大境的必由之路……它是智水生存及生活的必然选择,更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一颗星星,因形单影只而只散发微弱的光芒。

而一个银河系,融合了众星之光而魅力非凡。如果有一天,世界能够成为一只超级大比萨,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在此占据一席之地,各民族的文化,技术,特色都在此融合,我想没有人会不期待这道世界大餐。

关于融合作文4

人类的每一个领域中的每一项活动,几乎都包含着“融合”。当一种化学药剂与另一种化学药剂相遇、相互反应并生成另一种全新的物质时,这就是物与物之间的融合;当两个互相深爱着的人步入婚姻殿堂,许下诺言,开始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

这应该是人与人,或者说是心与心之间的融合。当“地球村”这个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并深入人心,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不同人种之间、不同国家之间,甚至是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的融合了。人类活动中有太多事例证明,创新、爱、和平这三大要素,无一不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融合后而得到的结果。化学实验告诉我们,两种物质从相遇到合二为一,不过就几秒或几分钟的时间;然而,两个人从陌生到相知并相爱直至死亡来说,至多也不过几十年时间,而这短短的几十年的融合与整个人类历史相比较又是何等的短暂啊!纵观历史,真可谓是“融合”无处不在、从不间断。由五帝时期的无数个部落融合到周武王时期的“天子统天下”,再到晋魏时期的三国争霸,直到经过几千年分分合合朝代更替而形成这样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新中国。

虽然世界上其他国家基本上都是经历了一个个分合融合的过程才建立起各自的国家,但讽刺的是,这种创造了“和平”的融合,绝大多数都是借用“战争”这一手段达成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话固然不能说完全正确,但人类现在还是无法完全避免战争的阴影。这就说明了一点:和平往往是战争的产物。人们通过战争争取和平、争取融合。可以这么认为,除了一些小规模战争之外,整个人类依赖于二战后形成的和平环境延续至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融合态势。比如德国,战后反省了德意志民族并不是可以凌驾于一切其他民族之上的!还比如我们中国,也是通过长期的战争,包括抗战和内战,找到了一个融合全国50多个民族大融合的方式,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也是通过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相互了解,互相包容,才能融合在一起,才能达成一些重要共识。如今,放眼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包容及友谊融合也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只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才会深切感受武力融合的残酷恐怖,只有生活在安全繁荣社会环境里的人才会感受到相互融合的温馨美妙。

作为人类的一员,衷心地希望这个世界上有更多的包容,更多的爱,更多的融合。

关于融合作文5

当英国诗人西格夫里?萨松写下:“我内心有一只猛虎正细嗅蔷薇”的诗句,这便是他内心刚性与柔性的一次融合。中国的绘画讲究笔墨参亭、错落有致,用那一支画笔描出来的写实与写意,便是虚与实的浪漫融合。

融合不仅是两个对立面的统一,也是两种智慧的碰撞。一百多年前,当SINCERE公司第一次来到中国时,一位中国老人建议他们将名字定为“先施”,不仅暗含了“SINCERE”的音译,而且“先施以诚”也正符合了公司名称“诚心”的意思。这样的翻译让人不得不由衷叹服,谁能想到两千多年前的一句古语竟能和远渡重洋的一家公司名称不谋而合?除了感叹这位老人的独具匠心,也不能不为这文化融合中的奇妙火花感到惊喜。

当哥伦布航海发现新大陆,当人们发现地球是圆的之后,世界融合的大趋势便缓缓拉开了帷幕。也许最初都是以侵略、占领为手段的“强制融合”,许多民族、文化、国家在这个过程中被同化,但当历史的车轮向前滚去,人们越发发现融合的重要,融合是对彼此价值体系的接纳,对彼此优势的相互补充,所以融合逐渐开始变得主动起来。从先施到百乐门,从世界观到人生观,从阿迪达斯到苹果,这些年,我们接受了异域文化的输入,我们也曾输出过孔子、宫保鸡丁、功夫、豆腐,还有前不久刚登上《时代周刊》的“给力”,甚至这个词本身就是多元文化铸就的,在这些文化符号的一来一往之间,便是文化的一次次融合。

记得当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谈到为什么要将书院制与西方教育相结合时,他说:“这是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融合,是一种优势互补。”书院制管德育,而西方教育教授知识。融合中包含了一个去芜存菁的过程,只有当一个人、一所学校、一个民族真正有了自信时,才可能有这样的胸怀去接纳外来事物。相反,若他抗拒外来事物与其自身的融合,那只能说明他的不自信,担心在融合的过程中被单方面同化。

一个人的强大不在于他的体格、言语,而在于他的思想和内心,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亦是如此。没有人能抵抗世界融合这个不可逆行的大趋势。只有用海纳百川的气度,勇于接纳,去其糟粕,取其精髓,才能精进自身而不是被甩在时代的步伐之后。

融合是刚柔并济,是虚实相生,是智慧的碰撞,是文化的交叉,是东学西用的并重……在融合中体现的不仅是对立面的统一,智慧的火花,文化的繁盛,更是一种自信的体现,这便是融合之美。

关于融合作文6

笔触长卷,色如墨开。笔尖如鱼游走宣纸,彩墨留痕由内而外。一滴两笔,相似相溶,合为一体,浓淡各色,别有风韵。

最美的融合莫过于“画”。思想如画,世界如画。

成长,就是汲取思想,产生思想,传播思想的过程。从他人之处获取,经过滤和涤荡,附之个人感悟,转换为自己的宝藏。在交流沟通之中,思想得以积累、更新与补充,亦如画卷中的色彩,逐渐融合多姿起来。我的血液里流淌着各种元素,我的人生之画中留有缤纷色彩。“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都有两种思想。”

这便是思想的融合。从个体到整体,从小我到大我,人类是在不断思考和交流中,在汲取和融合中进步的。

从遥远的过去,百家争鸣的`思想盛宴余韵犹存,儒道法墨名各执一词,有碰撞亦有认同,有争鸣亦有融合。儒家尚“仁”,墨家“兼爱非攻”,道家“清静无为”,法家以法为先。百家如百色,汇成那个纷乱社会最精彩的画卷。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科技进步,思想堆积与迸发,产生传媒业、网络通讯等新兴产业,它们推动着思想交流,加速思想的融合,世界在众多思想的描绘之下异常绚丽。

思想的范围甚广,它的身影涉及世界发展的各种领域。作为一名中学生,怎样与世界对话,与各种思想“融合”呢?

从书里,我获取教养,穿越古今,在脑海里绘成人类真善美与假恶丑的颜容;在沟通中,我畅谈人生,联结社会,聆听我与他人心跳中相似相异的律动。我更有许多外出交流的经历,在活动中让思想一起舞动。

在澳大利亚,我看到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台湾,我与台湾中学生交流,感受他们的大方礼貌,品学兼优,学识广泛;在新加坡,我在街道上找不到一张纸屑,把对“花园城市”的赞叹化为一阵反思;在日本,我从文明与素质的思考中感受着不足与差距。

我努力地与这个世界相融,千千万万人亦然。

社会在发展,融合成必然。它应该是自然和平的。思想不应该是有些人的武器,应该作为心灵与道德的良药,是沟通的载体,是画卷中的明亮色彩。

思想的融合扩展到文化、经济、科学等各种领域,它是基础、是本质、是源头活水。奥运会开幕式一个“和”字、一曲《我和你》,这是中国的思想,是理想的画卷,更是无数人的心愿。从“合”到“和”,我们从未停下脚步。要立志学习,使自己也成为巨幅长卷之中的一抹亮色!

关于融合作文7

融合是各类事物兼容,集并的过程,亦有程度加深的效果。企业间的融合叫合资,共同处事的融合叫合作,有甚于歌曲里的融合是合唱……融合已在各个领域之中发挥着微妙、独一无二的能效。融合创造出了这个世界的美。自古至今,对自然赞叹敬仰的哲人、文学家不在少数,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李白之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无不是感受品悟了自然之奇,而这些难道不都是人的才思与大自然融合创造出来的美吗?

万物由元素组成,纵是无形的空气,风,光那也微观粒子所成,在元素经历时间的流转,就变成了由碳、磷、氧、氮等元素所融合而形成的蛋白质,脂质,这些都是生命的必需的物质,由此铺写了这个世界的传奇。融合成为这个时代的科学核心。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诺贝尔获奖得主在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纷纷出现了合作完成科学探索的现象。无可厚菲,他们思想的融合确实加快了这一前进的步伐,许多获奖者也指出没有伙伴在工作上的融合,他们也许研究两倍的时间也未必成果。

连这个时代的精英,专心潜习的人都以融合为重,更何况我们呢?回眸现今,电视里耳熟能详的便总有那些中西合璧的医药广告,在中国的现代医学中,中西之间的相融也已成为主流意识,集中医药之功效于西方之科学之中。更有在中国的另一边,横渡太平洋的美国硅谷,在这方科技发展的热土,中、印、美三国的人才,智者汇集于此,在演算实验与创新思维里,各自分工又相并学习从而造就了微软,甲骨文等许多世界知名软件公司的辉煌。历史上的各民族大融合,在许多人眼里,融合成为了发展前进的助推剂,然而这助推剂又是否给予我们难以预料的后果呢?

融合违背前进路途的根本目的。融合往往是不同层次,和而不同的交汇,它往往成就一方,败坏一方有甚多方。前期发生的高铁事件与上海地铁相撞事故,一部份原因还是中国铁路技术与德国发达成熟的科技融合,但却产生了这样多起事故。中国企业的不断合资,甚至收购,这样的融合只能让本有的灿烂化作一种空虚。同样的,还有恶与恶的融合,官与匪的融合,奴与隶的融合却阻碍了中国曾经走出封建主义社会的脚步,这样的融合又予我们带来了什么?融合也有善恶,不论集并之中的“同而不和”或是“和而不同”,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利弊。在现今社会发展的路途上,让融合真正成为造福与美好的理念乘载,才能让世界自然彰显它的气魄、它的皓美!

关于融合作文8

融合,从浅层意义来说,可以是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结合,可以发挥物质本身以外的更多作用。但更多的,是指精神或灵魂之的共通和升华,而这样所产生的力量又究竟有多大?从某种程度上说,贝多芬是一个很可悲的人,他既没有平凡人都拥有的眼睛,也没有能够聆听美妙声音的耳朵,他看不见,也听不见。他更没有富裕的生活,事实上他一路走来都是穷困潦倒伴随着他。

但他又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他能够将自己热爱音乐的最高尚的灵魂和艺术紧紧地融合在了一起,而平凡的人却是不能够做到的。基于这种力量的支撑,他从没有过放弃,一生都只为音乐艺术而努力着,奋斗着。无论是《命运交响曲》亦或是《月光奏鸣曲》,我们都可以听到,听懂他对音乐的满腔热爱和他在艺术领域极高的造诣。他的作品流传至今,他的名字会永远被世人所铭记。而他自己,也光荣地成为了艺术道路上一块坚实的里程碑。融合的力量,就是摒弃物质与肉体,使真正的热爱艺术的灵魂得到升华,得到永生。她,是一个很聪明的女人,因为她是唯一一个得到两次诺贝尔奖的人。她,是一个很美丽的女人。有多少贵族子弟为之倾倒。

她,又是一个不拘一格的女人。她把得到的奖牌给孩子当玩具玩,贵族子弟对她的青睐她却不屑一顾。是的,这个独特的女人便是居里夫人。世间如此之多的荣耀与人人都想要得到的美貌她都拥有,但是她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她一心投入到自己那片科学的小天地中,探索着,挖掘着。化学具有放射性物质的冶炼侵蚀了她的双手,憔悴了她的容颜,但她也从未放弃过,所以她成功了。她之所以成功,因为她没有被世俗的一切所羁绊,包括世俗的压力,和亲人离世的悲痛,她的坚强中透着自信的美丽。但她更成功的,是将自己最美丽的灵魂与科学结合在了一起,使之更理性,更加别具一格,实为世间美丽所不能堪比的。因为她懂得,暂时的荣誉不可能永远存在,吸引人的美貌也不可能青春永驻,只有将其融合进灵魂里,才能得到永存。

融合的力量,就是让真正的美丽使之坚强,使之永恒。人的精神与灵魂在融合,人与人之间在融合,民族与民族之间在融合,世界之中都在融合。所有的一切在融合,都只为营造出那一片真正光辉,理性,绚烂多彩的精神世界,只属于那些拥有精神,拥有高尚灵魂的人,脱离物质,远离喧嚣,不断升华。而那些只想着眼前的物质,为物质所困的人只能永远渺小地站在一旁,哀叹着命运的不公,自欺欺人罢了。

关于融合作文9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桥下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户,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任何人,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息息相关,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就如同一滴水要放入大海才能不干涸,我们只有融入社会,才能更快地成长。只有融合,才能发展。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又是整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同一幅拼图,如果缺了一块的话,再怎么完美始终饱有遗憾。融合并非只是要磨去自己的棱角,才能更好的融入,相反,融合是一种包容,是一种宽容,它包容你的独特个性,吸收你的优秀与品性,褪去你的幼稚与

自私,把你塑造成一个更好的自己。也许你并未感觉到,你现在所处的班级就是一个小小的融合。你们每个人性格迥异,生活的环境也大相径庭,可是每天的朝夕相处,每一次温暖的交流,都成为了融合中心必不可少的过程。

我们每个人要学会的不仅仅是个体上的融合,显然,融合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大趋势。融合的理念已渗透进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还记得,周恩来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所提出的“求同存异”原则吗?它主张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之间的国家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反殖民,反侵略,反霸权的目标。这便是融合的典范。虽然,我们有着不同颜色的皮肤,受着不同文化的熏陶,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发展,但我们寻求文明与和平,希望团结与合作的那颗心没有任何差异。这次融合是成功的,它为日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奠定了基础,显而易见,融合已成为历史发展必然的潮流。

我们每个人不只生存在你所处的生活环境中,你身处于这个国家,身处于这个世界,这个地球乃至宇宙中。纵然是沧海一粟又如何,总会存在你留下的痕迹,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这个社会独立生存。融合的过程虽是缓慢与艰辛的,却也是必经的,只有学会融合,学会包容与接受他人,学会融入与学习他人,这才是人生的过程。

人与人之间的融合,人与社会之间的融合,国与国之间的融合,无一不展露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是幸运的,身处在这个理性,包容的时代。我们可以尽情展露自己的个性,又可以在所处的团体中共同进步,把那滴水融入海,把那个人融入社会,把那个国融入世界,现在所做的每一步,都在领略融合的真谛。

关于融合作文10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当融合渐渐成为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上海这个包罗万象的城市在中国的觉醒下屹立在其东方。它的成功,它的辉煌来源于两个字——融合。再者,纵观整个中国历史,融合乃是所有成功的前提之一,而上海是由中国带领着前行的。

当太白带着西域的豪情壮志闯入中原朝廷时,那种气嚣势高的态度让久坐高堂的皇帝、让美艳惊人的贵妃、让朝野百官在惊叹中折服钦佩。不得不说的不是他那天赋异禀的文采,是那细雨中子代的狂野与豪迈沸腾了他的血液他的心,是那块富饶而神秘的土地赋予了他的霸气,是他那一颗与土地一样不甘被束缚的胆识,在属于他的世界驰骋。

这正是一种地域的差异而产生的融合,若没有那块西域土地的滋润,李太白怎会稳坐诗仙的高位,带着他飘渺浪漫的诗让我们欣赏到他那时的情、那时的月?而这种融合也促成了当今世界的一种风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绝不仅仅靠了那一栋栋建筑,而是人们可以在上海这一块土地中见证到世界各国的融合,见识到地球村的和谐,这种融合就如那交错的赤道,纬度,经度一般交错而无法分割。

孔子带领他所教的弟子周游四国,以德为师,以智为师,以仁为师让他的言行举止被弟子记录成《论语》,而这部儒学经典成为后事推崇的原因不单单是它的深刻性和理论性,更是因为孔子集百家之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集合。当他游历诸国,或许是融合了西边的事理、东边的言论,在深入浅出的话语中他教会了为人、处事的道理。这是融合了天文地理,人情世故各个方面的集合。这种教育,就如他在杏树下浅浅教导着孩子一样、温和。而上海的教育体制也在这种方向的驱动下,重视客观人才培养,吸收各地高校毕业生与特长生,吸引更多的外地人才,从科技到服务,一步一步地为上海的高速发展铺下基础。同时,也不忘这座国际大都市的任务,学习他国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大力推进中外合资的经济体制,集外国的长处,在发展中改变自己。这是一种人才、地方、科技的融合,是一种集百家之长的融合。

上海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历史的精华。

我坚信这座融合了玩家的城市会在世界永远散发光芒,我也深信当地域风情、人文事理融合在一起时,它的胸怀会更大,不愧于“东方之明珠”。

关于融合作文11

融合的理念作为当下流行的大趋势,不仅体现在世界发展的各个领域,亦早已渗透进我们的生活中。

对于一名高一新生而言,高中生活所给予我的第一印象便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高要求。除了越发强调五门主课的重要性,在初中时简单易学的地理、政治、历史和信息科技也纷纷加深了难度,颇让人有些招架不住。于是,高中生涯的第一次测验便以好几盏亮起的红灯作为结尾。没料想,班主任却对这样的结果毫不惊奇,他只是告诉了我们高中与初中最大的差别:不是课程的增加,不是难度的提升,亦非方法的不同,而是理念的差异。

融合,才是高中学习生活最重要的理念。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在除以十后还保持最大值。使十门课程都能达到优秀的方法,只有融合。在知识与知识间构架起一座座桥梁,使之互为依托、互成助手。

可是,这样不会降低我们对每门课程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吗?同学的提问亦问出我的心声。

不会,老师坚定地回答,知识好比是一条条河流,当它们融合在一起,形成大海后,不仅不会减小水量的多少,相反,只会增加它们的力度和宽度。

地理与历史的融合告诉我们大河对于人类文明的起源有着不可或缺的功劳;物理与数学的融合使我们能更精确计算出物理变量在生活中对人们的影响;生物与化学的融合使科学家能研制出更丰富、更有效的化学药品。

没错,所谓融合,便是为更好地发展,更高地成就而做的必要步骤和重要理念。除却在我们学习上起到的帮助,在世界的各个领域,它的重要性也一览无遗。在医学领域,西医越发注重调养之道和中医日益先进化的治疗手段是中西医医学方式、理念的完美融合;在文化领域,百老汇经典音乐剧《妈妈咪呀》的中文版本是西式文化模式和我国音乐艺术的精彩融合;在科技领域,近年来频频获奖的诸多华裔科学家不也正是高科技手段和心思缜密、勤劳刻苦的美丽融合?

而这一次次的融合给人们所带来的是更加完善的医疗、愈发精彩的艺术和逐渐强大的科技。

融合,这种理念,渗透在我们生活中,贯穿于世界发展中。不论被运用在哪里,它都是为了人们更好的生活、更强大的未来!

关于融合作文12

还记得那些弄堂里的故事吗?上海的弄堂也是上海的一大特色,但随着一座座高楼大厦的建立,真正能称之为弄堂的事物也渐渐消失。只是曾经住在弄堂里的人还在,那些人也搬进了高楼将那些文化融进了钢筋水泥的世界。

我还记得住在桃源坊的那段时日。“桃源坊”是一条弄堂,也有好几百年的历史。那时间,整条弄堂里门对门,窗对窗哪家里住着哪些人都清楚的很。晚上时,一栋楼里,一家人起了油锅,上下楼层的都能闻见。又是两家人家在一个厨房里烧饭,许多瓶瓶罐罐的混淆着放在一起,不必区分这瓶醋是哪家的,那瓶油又是哪家的。或许因为一条弄堂的人都像一家人。没有血缘的羁绊,也拉不开坦诚相见的邻里情。

至今想起来,仍是对那种时光想念的很。它被我放在记忆中,然而却仿佛不能再现了。后来我们搬离了那里。在离开的那天,我看着来来往往的陌生面孔,看着慢慢关上的窗户,挥了挥手。我一位再也看不见它们了。

搬进了高楼间,心间那一块空地似乎不能弥补。我曾认为或许永远的。它将空在那儿。

直到那一天,我在家中练习着钢琴,门却忘了关,叮咚的声音传了开去,在风中轻轻的飘扬,着陆在邻家一位小妹妹的耳朵里。等我一曲奏罢,稀拉的掌声引得我回过头去看。那妹妹瞪着一双善良的眼睛从门外望着我,一会儿眼骨碌一转有看向钢琴。那兴趣盎然的样子让我毫不犹豫的打开了门请她进来。那一个下午。她和我玩了很长时间,离开时,似乎是下定了决心要学琴,也是那一天我的心被填满了。隔了两日,她带着她爸爸来到我家,和我妈妈聊了许多关于钢琴的事儿。再后来?在又来我和她们家便熟络了起来。

原来要让曾经美好的邻里情回来是如此的容易,只要打开了那扇门,就有的时光就会融入新的时光,人在心在,文化间就会渗透打破那层冰冷的玻璃。

因为这件事,我开始放眼观察那曾经一位再也不会有的细节。每次看见那对父女,我都要挥一挥手,笑一笑,仿佛是在庆祝与它的重逢。那一扇们便再也斩不断那些邻里情。

其实融合已然成为一种驱使,但它仍是离不开人,脱离了人又谈何融合,没有了记忆,没有生机的文化永远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只要人在,即使时过境迁,那些旧文化,包括弄堂文化,亦或是那种邻里情就会改变它的模样,融入新的文化, 然后在跟随着人类的步伐进前,等待下一次的改变。

关于融合作文13

拉开窗帘,看阳光静静洒向树梢,如同她沐浴在他的温暖之中;雨后的花园满是栀子花的芬芳,如同她沐浴在他的温柔之中。这是生活,静悄悄的生活,融合了浪漫的感情;这是作品,清爽爽的作品,融合了视他们为珍宝的人的柔情。

生命不偏不倚正在某处发生,只有融合了爱,那发生才会变得幸福起来。而幸福就像是洒在胶卷上的浅浅光斑,宛如梦境般让人于眩晕之中荡漾着欢喜。

那是台30多年前从日本带回来的相机,袖珍、可爱、独特,金属的外壳,方正玲珑的身躯,正面镌刻着一行小字“Rollei35s”,它可爱得让人心疼。他是一个视拍照为生命的老人,不——一直都是,从青年到中年,即使是老年,他的生命中注定与它相遇、相伴和相爱。

那是一种独特的现象,称为“玉响”,它是照片里如同水滴一般的细小光斑,由于光线折射在镜上,造成局部高曝光而残留在胶片上的效果。尽管是种光学现象,但却是种幸福折射。那小小的,乳白色的,如同蒲公英一般的光斑,它一直被人们说成是:拍照人对幸福的向往。它的存在正是融合了他与它。

了解他们的人都知道,那一张张的照片中隐藏着很多的不可思议——拍照一瞬间化平凡为特别的不可思议,还有在心灵轻舞飞扬时,偶尔映照出那些可爱的光斑,仅仅是注视着,就会有种幸福的感觉。

他所拍的一张照片上,“玉响”特别多:树荫下、池塘边、草地上,一个短发男孩——他的儿子。光鲜的背景,略显黯淡的身躯,相得益彰。而最美的不是这些,而是甜甜包围在他身边的“玉响”。不是每个专业的摄影家都可以做到,不是每个昂贵的相机都可以制造出这样的效果。不管是平淡的人物,还是随处可见的场景,不论是轰轰烈烈,还是普普通通,融合爱的一张薄薄相片都能长久活在人们心中————淡淡存在,轻轻叫嚣,唤起密封在心中很久的记忆。最初的清晨,小小的花蕾,稍稍升高的樱花树,缓缓进站的电车,花园里老奶奶怀中懒散的小猫,装有鲜花的大车篮,马路边几个倚栏欢笑的女孩,自己的孙女回眸一笑的瞬间,一切的一切都留在他银色的胶片上,所有的所有都有淡淡光斑不离不弃。

这是他的故事,不需要知道他是谁,他只是个将自己的柔情融合入他作品的平凡的人——他用他那满是温柔的双手按下了世间他看得见的所有美好。

融合了爱的事物,那才是活着的“生命”,才可以通往未来光幕,穿越时光也给人幸福。这种伟大的力量,很美好。

关于融合作文14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古人以睿智的目光看透了万物互相包容的道理,更昭示了当今社会的特质——融合。随着现代化的高歌猛进,融合已成为一个国家、一片区域、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所必不可少的要素。

融合能让人取长不短。北魏时期,孝文帝决意通过改革来富国强兵,自上而下开始改姓氏、着汉服、习儒家文化,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要求民众学习汉族文化。果然,民族融合给北魏带来许多益处,而孝文帝的举措历来被推崇为明君的典范。每个民族都有其优劣性,中华民族的炎黄之孙勤劳踏实,德意志民族严谨慎思,法兰西民族热情奔放……这些无一不是良好的美德,我们在融合的过程中将其嫁接到自己的土壤中,必定会长出枝繁叶茂的大树,在风雨中岿然不到。

融合能让人内心丰富,从个人的角度而言,“交换一个苹果,每个人手里还是一个苹果;交换一种思想,每个人就拥有两种思想。”与人沟通,在盈盈烛火中倾心长谈,不觉夜已深。因为思想的海洋如此深不可测,每个人拾取得贝壳也不尽相同,与其独自欣赏,不如拿出来,与朋友的放在一起,看到的就会是更多更美的贝壳。不只思想可以融合,见闻、感悟、艺术都是能从外界信息中获取的。一个人的心胸、气度便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冯友兰先生回忆起初见蔡元培先生的情形,说从他身上感受到一种光风霁月的气象,大抵就是一种海纳百川的胸襟吧。

融合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违反趋势必遭欺凌。清末朝廷的闭关锁国便是最好的例子。当洋人的大炮、**以破竹之势打开旧中国社会的大门时,有识之士终于奋起反抗,“师夷长技以制夷”,只有先学到敌人的技术,才有资本去克制他们。融合的作用可见一斑。

当然,融合并不是指把白绢丢到染缸里去浸染,而是在素色绢布上点缀几笔以美化本身。一味地照搬他人,只会导致画虎不成反类犬。《围城》中写裁缝仿制西服,“在长褂上钉一排无用的钮扣”,可真是贻笑大方。上海的海派文化,以融合多国文化风俗见长,但又保持了一部分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使海派文化成为标新立异的代表。由此可见,我们追求的是你“西化”而非“同化”。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古人或许因为距离、交通的限制而无法靠近。但如今的我们已不会被这些客观因素约束,所需要的,只是心灵的接纳。敞开心扉,拥抱世界,终将发现这是一个多么绚丽的万花筒。

关于融合作文15

当我们呼吸的空气愈加沉重,当我们生活的土地愈加荒凉,当我们饮用的淡水愈加稀缺时,倍感无力的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怎么办!或许此刻的我们该聆听来自自然、来自内心的声音。

春日的某天,我第一次这么亲近大自然。

踱步于树木花草之间,仿佛什么都是无关紧要的,就这么静静地走着,淡淡地笑着。

清风拂过,身后传来一阵树叶的声响。我回过头。这是一副何其美的景致呀!伴随着风的吹拂而洒下一地花瓣的那棵不知名的小树,如同一个骄傲的舞蹈家,站在偌大的舞台上翩翩起舞,一支舞罢,昂起头接受着所有人的掌声。莫因那满地的花瓣而惋惜,孰不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亦是另一番超然之美。这风与树如同琴与琴手,唯有互相配合融为一体才能弹奏出华美的乐章。多么浪漫的大自然呀!竟鬼斧神工地在不经意间创造出这般浪漫的景致。

再往前走些,便听到孩子们细细的笑声。路旁的古稀老人正用毛笔在地上的小方格中写字。这毛笔生的不同,笔头是用一般毛笔的头所制,只是稍大几周,笔身则是一只矿泉水瓶,里面盛满了水。老人弯腰顺着地面上的格子流畅地挥动着手中的“毛笔”,不经意间,一列漂亮的行数跃然地上。老人写了几列,太阳便不解风情地蒸发了之前的劳动。几个围观的孩子又“咯咯”地笑了起来。老人像是没有听见,淡然地不倦继续着。或许老人已化为一个得道高僧,看着万物内心纹丝不动,这是份洒脱,仿佛外界的一切都无法改变其内心的目标。孩子们有些无知,老人却“我笑他人看不穿”。那地面与老者如同棋局与棋手,唯有置身其间,才可决胜于弹指之间。多么聪明的人类呀!不经意间的这般洒脱如同一首歌曲那么动人。

站在颇有些高度的小丘上,俯视着大地、小树、小河还有人。我突感世界的渺小。仿佛我便是当初的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猛然间深吸一口气,连空气里都弥漫了青草的清新。仿佛我是一棵树,峭壁之上依然挺立;仿佛我是株小草,野火不止却生生不息,我感到无穷的力量涌入了我的内心。我想至少在那刻,大自然与我已融为一体。多么迷人的画卷!

我们是一体。大自然这么告诉我。我这么告诉我自己。

这是来自大自然的呼唤。这是来自我们内心的呼唤。当大自然与内心律动起同样动人的节奏而相融合时,便会勃发出响彻天际的力量!这副迷人的画卷需要我们共同完成。


缓存时间: 2024-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