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咚》课文原文

《咕咚》课文原文

导语:关于《咕咚》课文原文,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会认真对待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并正确书写“羊”部,积累“玩耍”等词语。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咕咚》课文原文

木瓜熟了。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

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小猴子看见了,问他为什么跑。兔子一边跑一边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

小猴子一听,就跟着跑起来。他一边跑一边大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这一下可热闹了。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大伙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野牛拦住他,问:“‘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大象说:“没看见,大伙都说‘咕咚’来了。”野牛拦住大伙问,大伙都说没看见。最后问兔子,兔子说:“是我听见的,‘咕咚’就在那边的湖里。”

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正好又有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

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二)《咕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会认真对待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并正确书写“羊”部,积累“玩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3.理解课文,知道凡事得讲根据,眼见为实,不能道听途说,盲目地下结论。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会认真对待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理解课文,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感悟其中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木瓜挂图、各种动物的头饰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朗读指导法

五、课型:讲读课

六、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板书课题,全班齐读课题。

2、设疑: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吗?

3、教师导言:东西掉进水里会发出咕咚的响声,可就是这种响声却把兔子、狐狸、猴子、小鹿吓得撒腿就跑,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学生轻声跟着读。

2、学生自由读通课文。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

3、反馈生字认读情况:

(1) 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2) 开火车认读生字。

4、全班齐读课文。

三、读一读,理解课文内容

1、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2) 出示木瓜图,认识木瓜。

2、读2——4自然段

(1) 学生自由读2——4自然段,想一想: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为什么跑?

(2) 引导想象:在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的眼中,咕咚是什么样的东西?

(3) 小结:是呀,在他们的心中这咕咚一定是委可怕,所以它们才会一边跑,一边喊:咕咚来啦!咕咚来啦!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

4、教师:其实,这些动物见过咕咚吗?

5、讨论:为什么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都吓得大跑起来?

6、全班齐读5——12自然段。

(1) 指名反馈:狮子为什么没跟着跑?

(2) 教师:对,狮子想弄清这咕咚到底是什么?结果真相大白了,这咕咚是什么呀?

(3) 教师小结:你看,兔子没弄清什么是咕咚就乱跑,猴子、小鹿、松鼠自己没看见,只是听见别人喊也跟着跑起来,结果呢?唉,虚惊一场。

四、总结全文,启发、教育学生

1、读课文。

2、讨论:如果你遇到了这几只小动物,你想对它们说什么呢?

3、谈收获: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4、教师小结:教育学生凡事要眼见为实,在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再下结论,不要盲目地跟从别人,道听途说。

第二课时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演一演。

1、学生自由分角色朗读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把故事演一演。

二、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指名认读。

2、游戏:摘苹果

三、学习会写字

1、出示会写的字,学生认读并组词。

2、小组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3、学生说话练习:选择文中或“词语花篮”自己喜欢的词语说句子

三、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2、学生练习,教师个别辅导。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24 咕咚

听 看

吓得边跑边喊 木瓜掉进水里。

【《咕咚》课文原文】相关文章:

1.咕咚课文原文

2.咕咚来了课文原文

3.小学课文咕咚来了课件

4.课文原文《雨后》

5.竹节人课文原文

6.爱之链课文原文

7.社戏原文课文

8.《春》的课文原文


缓存时间: 2024-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