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与《前赤壁赋》的艺术特色

《念奴娇·赤壁怀古》与《前赤壁赋》的艺术特色

引导语: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与《前赤壁赋》的艺术特色有何异同?我们通过下文来学习了解。

一.叙事、写景、抒情与说理的有机融合

《赤壁怀古》这首词的一个显著特色,是把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赤壁之战)和古代英雄人物(周瑜)写入词中。联想到九百年前那奠定了三分局面的赤壁之战,联想到那场战争中一个个卓异不凡的风流人物,但眼前所见惟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千百年来依然故我的壮丽风光,那些历史人物却“而今安在哉”了。使人产生了人生之短暂和宇宙自然之永恒之感。在对壮丽江山的咏叹中,依然隐含着人生的悲慨。“使人们感到赤壁江山的景物描写有着味之不尽的意蕴”,作者尽情咏叹赤壁江山的永恒壮美,愈发反衬了他所感到的'人生的悲哀。作者愈是渲染历史人物的伟大、崇高,愈是在表达自己郁郁不得志的隐衷。

其次,作者用瑰奇险峻而又秀美流畅的语句叙事、写景、抒情和说理,音调高亢,意味隽永,韵味无穷,使语言形式很好地为表达思想内容服务。

胡仔在他的《苕溪渔隐丛话》中说此词“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俞文豹也在他的《吹剑录》中说此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是不无道理的。

《前赤壁赋》在艺术上,则同样也把叙事、写景、抒情与说理四者紧密结合再一起,达到了情景交融,情理相生的效果,“创造了一种既充满诗情画意,又含寓着人生哲理的独特的艺术境界。江山明月这种客观的物境,与作者充满矛盾而力求排解的主观的心境相融合,而又完全切合于夜野赤壁的特定情景”,写景之笔,把徐来的清风、明净的秋水、窈窕的明月,以至英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所导演的赤壁之战的雄奇景象,刻画的惟妙惟肖,引人入胜,而抒情之笔,则先以“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寄兴于悠远的思念,理想的追求。赋中所设的主客问答,其实表现的都是作者的思想。“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陪衬下,客人提出的问题,正是作者对理想人生有所追求而不得苦闷忧伤的表现”。而苏子的回答则以水月为喻,借庄周的相对论: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以及僧肇的“江河竟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物不迁论》)来排遣苦闷,开阔胸襟。这篇赋既生动地描绘了江山明月的优美景色,又深刻揭示诗人的内心世界:“消极退隐与积极进取,愤世嫉俗与逍遥山水的两种情绪同时存在,在与世无争的思想后面,却流露出了对世道的满腔愤懑,不甘妥协的积极精神和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宇宙人生的思索。

二.“托事以讽”、借古喻今的艺术手法。

无论是在《赤壁怀古》,还是在《前赤壁赋》中都谈到了曹操兵败赤壁这一史实。为何在这一词一赋中苏轼要两次引用这一事件,究竟有何用意呢?在这有必要介绍一下这两篇诗词写作的社会政治背景。

元丰四、五年间,北宋王朝先后发动了两次开国以来最大的边疆战争。结果连遭溃败,使宋廷蒙诟、受辱,国势骤弱。《前赤壁赋》正写于第一次边疆战争失败之后。当时宋神宗在元丰四年(1081)秋调动了李宪等五支约三十五万大军(包括运输民夫共约六十万),企图一举攻克兴、灵二州,消灭西夏。但战争中将帅失和,缺乏统一调度,最后在灵州城下被西夏打得溃散逃窜,军队民夫死伤者不下三十万。成为历史上一次典型的因骄纵而失败的战例,性质上颇似曹操兵败赤壁的史迹。

而苏轼写《赤壁怀古》词的当年即1082年,也是战云密布。宋神宗用给事中徐禧议在银、夏、宥三州界筑永乐城,企图围困兴州夏军。然而城小人多,又无水源,结果反被夏军将城攻破,丧师二十余万。

这两次惨败对十分关心边廷的苏轼具有重大的影响。一方面他渴望以身报国,抗击西夏,重振国威。另一方面摆在他面前的道路却是“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语)。统治者把他视为‘罪人’,就连向朝廷献点忠心也‘不可使不知我者,以为诟病’。”在这种情况下,苏轼“对战事虽芒刺在喉,不吐不快,但也只能使用“托事以讽”的隐晦手法”。用曹操兵败赤壁隐射元丰四、五年的两次战争。以曹操的骄纵轻敌讽喻庸懦无谋的宋将;以周瑜之功业反衬边疆之无能,同时寄寓自己的宏大抱负。

“如果说,在北宋的文学变革中欧阳修是一个中枢式的人物,那么苏轼则代表着这场文学变革的最高成就”。他在文学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雄大才力、高超的技巧以及沉郁悲壮的艺术风格都是后世文人难以企及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与《前赤壁赋》的艺术特色】相关文章:

1.念奴娇(赤壁怀古)

2.念奴娇 赤壁怀古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阅读答案

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翻译及赏析

5.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6.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注释及品评

7.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 苏轼

8.《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的不同


缓存时间: 2024-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