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语文说课稿模板汇总十篇

【热门】语文说课稿模板汇总十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说课稿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论语十则》是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它选自于我国儒家经典著作《论语》,《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古籍,作为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丰富的语言精华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对于心理发展正处于萌芽状态的初中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本篇课文《论语十则》,从内容上看,有别于七年级上册的《论语六则》,侧重于阐释儒家思想的修身之道,学习本文意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精髓,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让学生了解,我们现在所讲的,所遵循的许多做人的道理和古代哲人讲的是一脉相承的,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受到熏陶。

二、说学情

学生已在七年级和八年级学过一定数量的文言文但文言功底都还比较薄弱,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及方法、习惯还不成熟,比如:学生在翻译过程中还是不能准确的抓住重点字词来翻译。我们一再强调要抓住重点字词来直译,多数学生却只能做到意译,特别是见到句子中的虚词更是束手无策,像本文的“而”字用法,大多数学生能知道它的用法有“表转折、表承接、表并列、表修饰”常用的四种,但在原文中翻译时却不知道如何翻译。本班学生共55人,学生心理发展、个性发展参差不齐。为此,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孔子、《论语》的有关知识,掌握常用的文言字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②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③能熟练背诵、默写全文,理解句意。

④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方法和习惯。⑤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采用读——译——析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鼓励学生展开讨论、畅所欲言,教师适当点拨、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让学生对照课文思想内容反省自己的言行。

②汲取课文的语言精华和思想精髓,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学会做一个“三省吾身”“ 见贤思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

三、说教法

1.诵读法。本文所选的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十则,主要是阐释儒家思想的修身之道,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营造背诵课文的气氛,在读中理解、领会每一则语录。

2.评点、质疑法。教读本文采用评点式,就字词、译文、分析的评点。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探究、质疑、积累,调动学习积极性。

3.情景教学法(德育方式)利用语文课文中教人做人的成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4.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扩大教学容量。

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来丰富教学,扩大了教学容量。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5.小组讨论法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说学法

1.这是九年级的学生学习文言文,所以应充分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己弄清实词的含义,理解每一则语录的意思。

2.运用诵读法学习课文,做到熟读成诵。

3.课文所选各则都蕴含深刻的道理,应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来加深理解

五、说教学过程

1、说教学设想

基于学生文言基础薄弱,接受能力不高,和害怕文言文的心理,因此课时准备我预计是3课时。在具体教学操作过程中,尽量使用多种学法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2、说课前准备

教师布置了课前的预习,内容包括“搜集有关做人道德修养的格言谚语、整理复习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尝试翻译课文。”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树立自我学习意识,从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说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同学自由发言,说出有关做人道德修养的格言谚语”来导入,能调动学生的情绪。借此转入介绍孔子的相关知识,引出本文的学习。

4、说重点字音、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

学习字音、字词的解释需要靠平时的积累,而句子的翻译除了要有功底之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我称它为“文言文九字翻译法”——①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②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③删(删去不译的词语)④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⑤调(调整倒装句句序)⑥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⑦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及通假字⑧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⑨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用意译),此外翻译过程中还应讲究“信”“达”“雅”。

5、说朗读

《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指出:“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初中生刚接触文言文不久,通过反复地读、大声地读、气韵畅达地读,读出古味,熟读成诵,培养学生古文的语感。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感知配乐朗读时该选怎么样的背静音乐,怎么样配合音韵节奏来读。

6、说文章的解析

先整体感知《论语》十则主要讲了什么道理?然后重点赏析文本(一)至(三)则。每一则都从“实词、虚词、译文、分析”这几个重点入手,特别是每一则在分析过程中不能忽视了成语的积累与应用。

7、说拓展延伸

在这部分所设计的两个例子都是来自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对于学生来说能引发共鸣,便于理解,能更深刻地理解《论语》所蕴含的人生道理,确确实实的做到学以致用。

8、说布置作业

作业共有三题:①课外收集《论语》中的其它有名的句子。②用我们今天所学的成语各造一个句子,或用这三个成语写一段话。③整理笔记,做好复习。这三个题目既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以及归纳整理能力,同时布置复习作业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浪漫主义的诗人自屈原之后虽不能说乏善可陈,但后来的诗人也不过是天际划过的流星,到了李白才异峰突起,和屈原隔代相望,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两颗闪耀的明星。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将《将进酒》列为讲读课文,大有深意。不仅因为它是李白的作品,更主要的是他出现于李白政治上失意,内心极度苦闷的时期。可以说一个诗人在政治上的失意恰恰是他创作上更臻成熟的时期,是应该是一个文学创作上的规律。历数古代有成就的诗人,概莫能外。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为“劝酒歌”,古词有所谓“将进酒,乘大白”的句子。该诗约写于天宝十一年(752),当时他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三人常登高宴饮,诗人因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功业无成,“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悲愤填膺,在酒酣胸胆开张之时,借《将进酒》之调,吟出此千古绝唱,浪漫的诗风,奔放的语言,充分展示出他傲岸和狂放不羁的个性,抒写了他不合时宜而又慷慨自信的情怀。“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二句,是诗的主旨,有统摄全诗的作用。诗中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颇具特色。学习这首诗,要先把握本诗的整体内容,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弄清诗的基调,然后探究诗人的艺术手法。本单元选编的这几首诗,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唐代诗歌,其中对李白作品风格的把握是一个重点,要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诗人李白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品质,气势磅礴、豪放不羁的诗风,以便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本诗时而奔放,时而深沉,豪壮的酒话背后是如波涛汹涌般郁结的情感。全诗大起大落,诗情由悲转乐,再转狂放,再转愤激,最后如火山般地爆发,气势如大江奔流。

《将进酒》是汉乐府曲名,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但跳出了前人的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一乐府诗题以新鲜而积极的内容,这是值得重视的。

(二)教学目的:

依据大纲要求,语文学科要突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结合本课实际,拟定如下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掌握重点词语,进而把握诗意;

2.思想教育目标:了解诗人的精神品质;

3.能力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古诗诵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

教学难点:把握本诗的诗意。

二、学生情况分析:

许多语文老师都有这种体会,就是我们的学生由于外环境的影响,往往很难将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到书本上来,尤其是古典诗歌,很少能一如过去那样亲近她,了解他,欣赏他。学生宁可在网络与游戏中忘乎所以,也不愿与古圣先贤同喜同悲,只既是语文教学的矛盾,也是语文老师每每遭逢的尴尬所在。为此,作为教师,只有尽量通过多种途径,利用各种手段,多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可能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说教法

1、诵读法

本人长期坚持示范性朗读,所以首先利用声情并茂的美读,激发兴趣,继而按照“音读,意读,情读,美读”的阅读过程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并在阅读中去审视文章的思想内容。

2、导读法

教师在大量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讲述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主旨。重点放在诗人豪纵狂放的外在形象和忧愤郁怒的内在情感的理解上。

3、比较法

比较李白前后创作风格的变化。通过对李白个人经历的交代,尤其是三年的翰林供奉生活使李白人生理想受挫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李白由对统治阶级的幻想到与统治阶级决绝的人生选择,从而增强学生对的兴趣。

四、说学法

1、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2、通过课上阅读和学习,培养学生兴趣,进而使学生向课外延伸,自觉阅读古典诗歌,培养应有的学习习惯。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自称臣是酒中仙,天子呼来不上船”,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为另一位大诗人画的一幅漫画。画面上主人公桀骜不驯,豪放纵逸,才高八斗,一副傲视封建王侯的形象。这就是李白。然而,李白虽然看似活得潇洒,其实满心悲苦,他的“花间一壶酒,对影成三人”不正是内心孤独的体现吗?尽管他纵酒高歌,但“举杯销愁愁更愁”的他,内心一直有一股抑郁不平之气,他将愁情或借酒,或托月(我寄愁心于明月),拾入诗囊,遂成为著名的《李太白集》。《将进酒》就是酒助诗兴,笔酣墨饱的豪放之作。

说明:《将进酒》是鲜明表现诗人个性的劝酒诗,导入时将诗和酒联系起来,既关照了全诗内容,又感受了诗人饮酒悲歌的形象,更主要的是突出李白的悲而不伤,忧而不愁的开阔、旷达,对李白的个性风格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二)多媒体播放古琴曲《关山月》并配以相关的画面,教师朗诵全诗。

说明: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让学生整体感知又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情境和感情中。

(三)学生准备后,指名朗读诗歌

(四)师生研讨,完成教学目标

师:《将进酒》中的“将”是什么意思,从内容的角度来说,这是一首什么诗?

说明:学生根据注解和预习提示首先明确这是一首劝酒诗,这样才能照应导入,也让学生有整体认识,还可以让学生学会读书,从注解、预习提示、课后习题、补充知识等筛选有用的符合要求的信息。

师:虽然是劝酒诗,诗人一落笔却先不写宴饮过程,而是陡然以黄河奔流起势,诗人在描写时视角是什么样的?山巅俯瞰诗人联想到什么?

说明:这一问题的设计主要让学生感受诗人的慷慨生悲并不是没来由的,而这来由与悲叹构成了诗歌的“兴”的手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分析感受“兴”的手法的特点:“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师:整日穷愁并非李白本性更何况白发如丝悲无益,所以诗人的情感顿起变化,哪个词表明诗人从悲叹中跳出来,这个“欢”字控制到哪句?

师:“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不同于凡夫俗子的一醉方休,你怎样理解“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说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中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此问意在让学生通过讨论,透过现象看到诗人的这种蔑视权贵、建功立业的心志和报负。

师:待酒宴开始,诗人举杯劝饮,他酣畅淋漓地向友人一吐为快,李白狂歌的12句话根据感情的不同可以分为哪两个层次

说明:让学生以感情为标准划分层次,还是继续体会诗人感情上的起落,只不过由悲到欢这一感情变化过程很明显,学生很容易就感受到,而这两个层次中作者的激愤与狂放并没有明显的语言标志,问题难度的加大会让学生知难而进,深入探究,准确与否毕竟学生有自己的看法,如不准确或不到位可做如下启发:

师:第一层次中直接表明诗人态度的词有哪些?(“不足贵”和“不复醒”)“钟鼓馔玉”指什么,“钟鼓馔玉”真的不足贵吗,诗人说富贵不足贵是出于什么,诗人为什么愿长醉不醒?请大家联系背景思考这个问题。

说明:电脑屏幕打出写作背景。这首诗大约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当年唐玄宗眈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位。诗中也流露出诗人思想上的矛盾:一方面,他有用世的想法,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另一方面,豺狼当道,奸臣弄权,他只有用饮酒的办法使自己从怀才不遇的苦闷中解脱出来。

师:所以这两句集中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激愤)

师:诗人的激愤不仅是为了一己遭遇,他还想到了和自己命运相同的古来圣贤,古来圣贤皆寂寞,岂止寂寞,为人民苦难疾呼甚而抛洒热血的经天纬地之才大有人在,请请举出你崇敬的抑郁不得志的古来圣贤。

说明:通过此环节激发学生对那些有经天纬地才能的大圣贤如孔子、孟子、屈原、贾谊等人的深刻理解,感受他们壮志难酬的苦恼。

师:既然古来圣贤如此之多,何以偏举陈王?

说明:此环节让学生体会作品中作者所用材料的典型性。在遭遇排挤,抑郁不得志的圣贤中曹植记不得意于乃父,又不见用于乃兄,备受猜忌,此其一;陈王与酒联系较多,此其二。陈王诗才出众,七步诗即为明证,与诗人更加相似,此其三。

师:第二层次的内容是什么:“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气魄?

师: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激愤,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但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说明:在这一环节中明确什么是感情基调。基调,指的是一篇作品整体上感情色彩或氛围。这首诗初读一遍,会觉得它豪气十足,但弄清诗人感情发展的脉络以后,就会看出诗人的愤激之情占主导地位,确切的说,豪放只是它的外壳,而内核则是激愤。

(五)体会艺术特色:

诗人好用夸张写法,这和他的浪漫气质和狂放性格有关,所以不使人感到言过其实,试从这首诗中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说明: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与他是用夸张手法不无关系,使中多处用了巨额数字以表现豪迈诗情,例如:“一饮三百杯”表现豪爽,用“斗酒十千”表现酒价的昂贵,用“万古愁”表现愁的深广;另外还用了想象性夸张,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朝如青丝暮成雪”极言人生短促。诸如此类的夸张句都有力地说明诗人横放杰出,用词大胆,他人莫及,也表现了他那豪放飘逸的诗风。

(六)拓展迁移:

诗圣杜甫不赞成李白饮酒过多,曾写到:“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你对李白痛饮狂歌有什么看法。

(七)再次指名朗诵全诗

说明:学生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能更准确地把握诗人的形象,最后一次的朗读应是再现诗人形象最好的时机。

六、鉴赏要点

1.感情上大起大落

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可分四个层次:

开头四句写悲。

一落笔就写黄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这是非同寻常的。诗人写黄河,颇能显示它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如“黄河如丝天际来”“洪波奔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等,其基调是壮;这次则不同—一诗人仿佛站在高山之巅,顷刻间就看遍了它的万里流程,因有“不复回”之叹,尽管也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其基调却是悲。由此联想人生,诗人头脑中便出现了这样一幅图景:高堂之上,人们对镜自视,“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其十五》)。真是流光易逝,人的一生竟像朝暮之间一样短促啊!至此,诗人的悲意更浓了。

“人生”以下六句写欢。

但诗人深知“白发如丝悲何益”(《前有樽酒行》),因而立即转悲为欢。尽管诗人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但在他看来,朋友间的聚会也同样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兴兴地痛饮一场呢!想到这,他顿生豪情,相信自己将来必能作出一番事业,对区区金钱也毫不在意。于是连呼“烹羊宰牛”,准备像东汉大学者郑玄那样“一饮三百杯”。诗人这种欢乐感情是真实的,也是高尚的,不同于凡夫俗子的只图一醉方休,因为他说出了“尽欢”的正当理由。

“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

待到酒宴开始,诗人举杯劝饮,他的感情突然由欢乐转为愤激,这是因为他要借此把长期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一齐渲泄出来。他鄙弃那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集团,因而说“钟鼓馔玉不足贵”;他憎恨这些人的黑暗卑污行径,因而说“但愿长醉不复醒”—一这两句诗可以说集中地表现了他自离开长安至今的愤激之情。但这又不仅是为了一己遭遇,他还想到了“古来圣贤”(其中大概有孔子、孟子一类人,也有屈原、贾生一类人),他们有经天纬地的才能而不为统治阶级所用。诗人说他们“寂寞”,不是否定他们,而是为他们惋惜乃至抱不平。尤其是曹植——这是他十分景仰的人,他赞扬曹植的豪华酒宴,其实是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这就加深了诗人的愤激之情,为结尾说的“万古愁”埋下了伏笔。

“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

这一层写诗人要将一切价值昂贵之物都拿来“换美酒”,真是狂放到了极点。这是可信的,因为上文说过“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种狂放,从实质上看,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至此,再用“同销万古愁”来结束全诗,自有水到渠成之效。

2.夸张的写法

诗中的有些夸张写法是凭借数字来表现的,例如用“一饮三百杯”表现豪饮,用“斗酒十千”表现酒价的昂贵,用“万古愁”表现愁的深广;有些则属于感觉的夸大,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朝如青丝葛成雪”极言人生短促。诸如此类的夸张句都有力地说明诗人横放杰出,用辞大胆,他人莫及,也表现了他那豪放飘逸的诗风。

附板书设计:

将进酒

李白

黄河白发(起兴)悲

金樽千金烹羊宰牛欢(乐)

钟鼓馔玉长醉不醒愤激

马裘美酒狂放

语文说课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 号考生。

现在开始说课。我说课的课题是《离骚》,作者屈原。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剖析本课。

《离骚》选自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生的五彩梦。而本文正是一首撼人心魄的政治抒情诗,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高尚情操。学习本文有助于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和精神陶冶。本课计划用时2课时,我现在说的是第1课时。

高二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古文鉴赏能力,但要理解时代久远、语言独特的楚辞作品,仍存在困难。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立本课的三维学习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积累有关屈原和《离骚》的文学常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文章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文章基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为:疏通字词,理解情感。教学难点为:比喻、对偶的表达效果。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课将采用情境教学,以情促读,以读促思的教学方法;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朗读、圈点、批注等方式完成学习目标。

为实现高效课堂,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

在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拟定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用时约3分钟。

余光中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烈士的终站就是诗人的起点?昔日你问天,今日我问河。而河不答,只悲风吹来水面,悠悠西去依然是汨罗。你仿佛在前面引路,带我们去追古远的芬芳。”大家知道这写的是哪一位诗人吗?明确:屈原。顺势导入新课。

第二环节:初读品析,用时约10分钟,分三步展开。

1.学生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结合导学案,疏通文意,将生字词落到实处。

2.多媒体播放名家配乐朗诵视频,提醒学生朗读时要把握节奏,体会作者感情。

3.整体感知。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几部分内容?师生共同讨论明确:前三段为第一层,自叙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但不愿同流合污;后三段为第二层,表现了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

第三环节:精读探究,用时约20分钟,分两步展开。

1.读中悟情,深入文本。学生默读、圈画出表现作者高尚品质和爱国情怀的句子。小组交流讨论,选派代表发言。学生可能会找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抒发了忧国忧民之情,“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表达了不同流合污之志,而“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则体现了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2.以情促读,探究文本。《离骚》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后人将其与《诗经》并称“风骚”。采用齐读、领读等方式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文章特色,引导学生从想象、比喻、对偶等方面加以分析。

第四环节:拓展升华,用时约5分钟。

给学生1-2分钟的时间消化吸收本节课的内容。

诗人以炽热的情感、坚定的意志,追求完美的政治,追寻崇高的人格,身处逆境,不改初心,为了理想至死不渝,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芒,蕴含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学习本文你有怎样的体会?结合本单元的主题“人生的五彩梦”,谈谈自己的感想。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畅所欲言。

整堂课,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以问题为导向,充分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完成课前预设,并促进课堂的精彩生成。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1.利用工具书,结合语境,梳理《离骚》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做成知识卡片。

2.以“寄语人生”为标题写一首诗歌,誊写工整后在班内交流。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的板书设计如黑板所示。课后我将及时进行总结反思。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各位评委老师。

语文说课稿 篇4

李老师的这堂课给我的总体印象是:教学内容充实,课堂训练丰实,教学目标落实,简约、朴实中彰显浓浓的语文味。下面,我主要讲两点。

一、简约的课堂——彰显高效性

首先,我觉得这是一堂简约的课堂,在简约中彰显高效性。本堂课的教学目标简明,教学用语简要,教学板块简洁。李老师针对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紧紧把握略读课文教学本色,引导学生抓住导读提示中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辐射全文,培养了学生的自读感悟能力;重点感悟时追求“精”,如5—7自然段是文章的精彩之处、学生学习的重难点,李老师就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引导从文本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在“简约”之上体现了“丰满”,达到了“简约而不简单”的教学效果。

二、朴实的课堂——彰显语文味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阅读教学不仅应该关注文本的内容——“写什么”,还应该关注其形式——“怎么写”。关注文章语言表达的学习,既“得意”又“得言”这是本堂课的一抹亮色。

如本文5—7自然段的语言比较有特色,蕴含了“怎样写”的范例,作者的遣词造句的方法是学生模仿和待以迁移的对象。李老师充分地捕捉到了教材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语言文字训练:

1、引导学生揣摩语言的表达形式。李老师首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读书,并要求学生找出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句子,想象作者是怎样将自己欣赏到的画面写具体的。这个环节,李老师先引导学生明白文章事从哪些方面来写画作的,巧妙地帮助学生梳理了作者的“文路”,这里可见李老师对教材的理解非常地深入。然后,李老师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作者看到画像时想象的语言,引导学生做批注,并交流感悟,从中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作者采用“边看边想的方法把画面写具体”的写作方法。这个板块的教学牢牢地抓住了文章语言表达的特点,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语言表达进行了探寻。这样闪烁着教学智慧之光的言语训练无疑是丰厚扎实的。

2、引导学生体会词语表达的精妙。作者推敲锤炼过后的文章,当然值得学生咀嚼品味。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李老师捕捉文章中“”舒畅温柔和“略含哀伤”、“十分亲切”和“几分矜持”这几组词语引导学生去品味,体会它们在表达中心时的作用及表达的精妙,体会语言的魅力。

3、课外延伸进行仿写训练。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学生感悟到作者在观察画作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想象,于是李老师引导学生课后观察达芬奇的肖像进行仿写,这个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了语文技能的训练,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总而言之,我觉得这是一堂深刻、有情趣的语文课。本堂课关注了“语言文字”这片肥沃的土地,让语文课尽显语文味。蒙娜丽莎的笑容给学生留下了永恒的美丽,而李老师的课给我们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永恒的美丽!

语文说课稿 篇5

《梅花魂》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好教材。这篇阅读课文生动动人,情真意切。它讲了一位身在异国异乡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好,反应了他对故国的深深眷恋,暴露了一位老人的中国心。

全文接纳倒叙的写法,起首由梅花想到外祖父,接着回想几件详细的事变反应外祖父对故国的眷恋之情。即:每每教外孙女读唐诗宋词;对一幅墨梅图特别爱惜;因来不及返国而惆怅得哭起来;告别前把最名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船快开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帕。末了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

本文在写作上有以下特点:

1、紧紧围绕外祖父在国外思念祖国这一思想感情展开回忆,中心突出。

2、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借梅花来表情,蕴意深刻。

本课是六年制小语教材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该单元远虽然体裁不同,但都表达了中国人相同的爱国之情。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是“前后照应,首尾连贯”。但是本组有侧重于从训练作文的角度提出,不仅让学生明白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呼应,首尾连贯”的,并能在今后的作文中注意做到。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单元训练重点及新大纲对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其中目标1、3为本课教学重点;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在爱梅花送梅花图中寄托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两点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完成目标的具体措施:

本课的教学任务将分在以下五个环节中完成。

第一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因此,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围绕“课文讲了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分组认真读课文,在充分的阅读中整体感知,并对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

第二环节:学生汇报,教师点拨各小组选代表将集中了组员智慧的见解发表出来,其他组员可以适时补充,别的小组可以发表不同的理解和看法,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对其中问题做以点拨,如:作者小时候,外祖父为什么常常教她唐诗宋词?外祖父为什么让我摆弄古玩,而墨梅图却碰都不让碰?老人为什么把心爱的图画送给外孙女呢?-------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第三环节:重点感悟,领会含义重点读“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

总要有梅花的禀性才好”这段话,想想这句话讲了几层意思,进一步体会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和通过梅花寄托的爱国之情,并从中领会课题“梅花魂”的含义。

第四环节:拓展引申,品味情感为使学生旁征博引,学以致用。另外一段情境是由梅花精神引申开去感悟有着梅花精神的人物。我以江姐这一人物为例,使学生领会到像江姐这样坚贞不屈的人就是有中华民族气节的,由此再往返忆中华几千年的气节人物,学生就很轻易的入境了。学生举例说出中华民族具有梅花高洁气节的人,让学生产生赞扬并学习这种品格的动机和愿望。也使学生明白外祖父爱梅花即是爱祖国这一思想感情。

第五环节:总结全文,学习写法出示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学生读后,让他们说出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学生也许只能说出“联系紧密”之类的笼统感受,教师可进一步指出:开头讲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结尾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这样首尾连贯,前后呼应,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至此完成教学目标1、2、3。

教学目标4的完成分散在整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新课标明确指出: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重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篇课文感情充沛,文辞优美,尤其适合于学生诵读,在体会到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之后,让学生带著这位老人未了的遗憾反复诵读;在理解课文思考问题时,学生可默读,在读中感知感悟;在体会老华侨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时,让学生表情朗读;特别是第二自然段和外祖父讲述梅花品格的一段话(这梅花 -----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这两节内容,意思含蓄,感情深刻,最能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蕴含感情。因此,是作为朗读重点,通过小声读,细体会,诵读表感情等多种方式,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充分体现阅读课文的特点。由于课文年代久远,学生的感情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

其实《梅花魂》这篇文章情真意切,以是备课时我力求营造一个个的情境,拉进学生与文本的间隔,与外祖父的间隔。好比学生对于梅花不畏寒冷的精力只是停顿在笔墨层面,感觉不深刻,以是我就建立了将隆冬的冷落和梅花的傲放比拟的图片,当学生看到在冰雪的欺凌下,梅花还是那么清秀,这个彷佛是有点出乎他们料想之外的,以是有的孩子不禁发出了惊叹声,我就实时的让他们读课件上打出的文中重点句子,我看到有不少孩子已经被这梅花所冲动,都和着音乐吟诵起一句句称赞语言,真正的感觉到了梅花精力。

语文说课稿 篇6

一、教材简析

《詹天佑》是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本单位是本学期的末了一组课文。训练重点联合课文特点,引导学生温习运用本学期重点训练的阅读根本功,使学生通过本组三篇课文的学习,在阅读本领及明白本领上都得到进一步进步。

通过《詹天助》一课的教学,使学生明白课文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中央思想的,顺着作者的思绪深入明白课文,进一步推测作者的写作意图,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詹天助》一文以我国良好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詹天助的姓名为题,重点写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古迹之一,即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工程技能职员计划施工的京张铁路。课文从修筑京张铁路时的配景和费力的地理情况,阐明白修筑京张铁路履历了很多艰巨,詹天助领导中国工程技能职员降服了重重困难,使得京张铁路提前峻工。歌颂了詹天助爱国的思想和良好的才气,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伶俐和睦力。京张铁路在詹天助的主持下提前两年竣工,有力地回手了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鄙视,维护了故国的尊严。

课文按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的方法安排材料。在具体叙述的段落里,又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记叙的。

二、教学目的要求

根据大纲对本册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知识学情、智力层次确定本课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重点如下: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2.知道课文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中心思想的、能顺着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各种困难;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顺着作者思路读,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三、教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地理形势图片。

四、教学课时

3课时。

五、教法选用

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重点,体现重点训练项目,遵循“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的原则,将采用导读法,辅之以示图法、以读助讲法等进行教学。

六、学法指导:

教给学生通过“读——说——画——说”的学习方弄懂课文内容。开凿隧道、设计线路两部分写作方法基本相同,可采用正迁移的方法,由扶到放,逐步形成自学能力。

七、教学程序(第二课时)

(一)整体再现课文内容

1.导语激趣。

1905年,当清政府提出修筑京张铁路的计划时,些帝国主义国家极力阻挠、要挟、嘲笑,而当历史的车轮转到今天,外宾对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这一伟大的工程师詹天佑,为什么会赞叹不已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詹天佑》。(板书课题)

2.回顾课文,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从整体内容入手,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从矛盾处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石激起干层浪,达到了“愤”与“启”的目的。

(二)导读全文

1.学习第一段,抓中心句。

(1)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詹天佑是怎样的一个人?

板书:杰出、爱国

(2)“杰出”是什么意思?

(3)詹天佑的突出成就是什么?

2.抓思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学习第二至第四段,完成教学要求1、2。

(1)学习第二段

①提问: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这件事的?

(板书:接受任务、修筑铁路、提前竣工)

②指名读第二段。思考: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修筑京张铁路的?当清政府提出修筑京张铁路计划时,国际形势如何?板书:阻挠

②“阻挠”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阻挠?怎样阻挠?

介绍时代背景,放地理形势图幻灯片,帮助学生了解当时当地的情况,突出能否修筑京张铁路是关系到民族荣辱的大事,从而体现詹天佑的杰出爱国。板书:要挟

④把“要挟”放在句子中理解。

⑤当时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时,国内外形势又是怎样?指导理解“轻蔑”的意思,以及当时当地的自然环境。

⑧面对帝国主义阻挠、要抉、嘲笑和复杂的地理条件,

詹天佑毅然接受任务,充分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爱国)通过品词析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在字里行间都蕴藏着詹天佑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同时,感悟到作者的措词之准确。

(2)学习第三段。

①浏览第三段,并分层。

板书: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

②学习“勘测线路”一层。

轻声读课文,思考:詹天佑在勘测线路时,遇到什么困难?他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并划出有关句子。

抓住“精密”一词,体会詹天佑对工作负责的态度和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的工作作风,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抓住“一定”一词,用高昂的语调,坚定的语气,读出詹天佑为国争光的坚强决心,进一步体现他的爱国精神。

③学习“开凿隧道”一层:

第一步:默读课文,思考:詹天佑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第二步:请学生说说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

第三步:根据学生的理解,画出开凿隧道的草图,请一个同学在黑板上画,其他同学画在玻璃板上。

第四步: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

要这样开凿隧道。

(通过读——说——画——说,层层深入,使学生理解了课文,从而突破了难点。)

④学习“设计线路”一层。

提示学生用“一读二画三演示”的方法学习本段。一读:通过自读课文,理解本层的内容。

二画: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画出“人字形”线路图。

三演示:让学生在黑板上边演示火车上山的路线,边解说为什么这样设计。

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眼,理解了内容,突破了难点,使学生在参与中训练,训练中理解。

师述:詹天佑高度的智慧和杰出的才能就是在同当地自然环境的斗争中体现出来的。今后,我们在学习文章时,不但要注意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还要注意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弄清当地的情况才能对文章理解更透彻。

板书:当时当地的情况。

本段的教学,首先以教材内容为凭借,在学习课文第一层时,就有意识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学习第二层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运用学法学习。在学习第三层时,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文,掌握学习方法,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其次,以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为中介,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其一,在学习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两层时,以读为主,辅之以引导,理解遇到什么困难,采取怎样的办法去克服困难,且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画出草图,实际操练,真正理解了课文内容,突破了教学难点。

其二,让学生运用“因为……所以……”和“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解决的”表达方式,将有关内容表述出来,加强了表达能力。其三,采取换词比较的方法,进一步体会作者的用词之妙。这样,既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又注重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3)学习第四段。

①自由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为什么说京张铁路的提前竣工给了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板书:回击、争气。

②如今,当游览中国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的铜像,看到京张铁路这一伟大工程,都会赞叹不已,他们会发出怎样的赞叹?

这样扩教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进而使学生认识到詹天佑确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中国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三)回归整体,检查效果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通过教学反馈,检查教学效果,巩固所学知识,及时查漏补缺。

(四)总结全文

詹天佑在帝国主义阻挠、要挟和复杂的地形条件下毅然接受任务,他这种崇高的爱国精神,不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他用自己杰出的才能和高度的智慧首创了世界绝无仅有的“人”字形线路,采用新方法开凿隧道,成功地修筑了我国第一条铁路,在我国铁路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这不正是我国人民无穷智慧的佐证吗?有这样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伟大而光荣的名字一一詹天佑。

总之,本课的教学计划起首遵照团体性教学原则,无论是全文的课本处置处罚,照旧一个天然段读的训练,都接纳了团体逐一部门逐一团体的教学要领。其次,遵照了实践性与主体性教学原则,让学生在操纵中明白与领会,从而获取知识,形本钱领。再次,增强了语言笔墨的训练,使九年任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的“要准确处置处罚语言笔墨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干系。

语文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的理解。

在天真烂漫的孩子的眼中,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他们非常喜欢小动物,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兴趣盎然。孩子们在幼儿园早已听过有关动物尾巴的故事,还学了不少有关动物尾巴的儿歌,生活中也积累了一定的常识。这些有利因素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

本课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十二个生字。学习朗读问句,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整个教学突出一个“趣”字,在趣中识字、认物、朗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喜爱动物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通过学习能正确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让孩子们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喜爱动物的情感。

四、说设计理念:

学生和小动物之间有种解不开的缘分,对于动物的尾巴更是感到神奇和新鲜。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游戏导入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以读代讲法,表演读等方法。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有效地运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赏识每一个学生,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地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努力营造一个平等宽松和谐有趣的教学环境,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自信!

在新课标“以读为本,以读促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指引下,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流程。

五、说教学流程(含课件):

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一下子很难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一起,该如何引领他们进入上课的状态?一开课,让小朋友们玩“摸身体”的游戏,把孩子们快乐地带入新课中。创设情景,动物森林里要举行一场特殊比赛,叫比尾巴大赛。趁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让学生齐读。接着听录音绘声绘色地朗读课,把学生带入课文的学习中。

字词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我先让孩子们读生字卡片,齐读,开火车读,开展各种形式的读,引导孩子比较(巴和把,公和松),教给孩子常用的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偏旁的识字方法,激发他们主动识字的愿望。然后逐层深入,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小猴上楼梯——去拼音读生字,小猴过河——读生词,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识字,学生兴趣高涨,注意力非常集中。这样,让识字学词这项枯燥的认知活动变得生动有趣。

在学生掌握字词的基础上。创设情境,反复练习课文中的六个问句,告诉孩子们有“?”的读到句末往上扬。齐读,开火车读。接着利用课件播放《比尾巴》儿歌视频,美妙的音乐和生动的画面,给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上造成一定的冲击,拉近了学生和文本间的距离,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堂生活,孩子们传染了动物们的快乐,又让孩子们了解了课文内容。为接下来的活动给动物颁奖并宣布比赛结果做好了铺垫工作。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整个教学活动以趣为主,孩子们就不容易走神,会积极的投入课文学习中。新课标注重学生朗诵能力的训练。先是男女一问一答对读,如山歌对唱般,避免读书形式的单一,接着表演读,极富儿童情趣,让学生乐于读文。

本课教学,以趣为主,采用由扶到放的教学形式。为了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勾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我用课件出示了一组动物图片,让孩子们仔细观察,然后自编儿歌,既丰富了孩子们的想像能力,又训练了说话能力。最后布置作业,给粗心的动物朋友画上尾巴。

总而言之,课件的制作,我力图通过文本、图片、声音和视频等多方面的元素,把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化,形象化,能激发低年级的孩子的学习热情,学习起来更轻松,更富有情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研读教材,细心解读文本,继续研究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科学运用。今天我是本着学习的态度来参加这次比赛,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评委、同仁能慷慨地给予指正!

语文说课稿 篇8

这个月,我们学校轰轰烈烈地进行了“创新杯”高效课堂教学竞赛。教师们都憋足了劲,在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下,充分挖掘课堂教学资源,开动教师的教学智慧,在教学方法上勇于创新,在高效课堂建设的道路上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这一次,我讲的语文课是六年级上册第九版块的第一篇课文《豆腐颂》。这是一篇饮食小品,文中语言优美,结构清晰,是托物言志的典型文章。为最大化的求得教学高效,我精心设计教学,主要想在以下几方面取得教学优化:

一、 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俗话说:教学要授之以渔。我们教师尤其要看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而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本节课,我特别注重对学生读书方法的引领:第一次自学指导中,我让学生“默读第2自然段,并用——画出你认为是赞美豆腐的语句,然后写出自己的体会,接着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体会,最后全班交流。”这样,学生完全可以从默读、画语句、写体会、交流等提示语中找到阅读的要领、从而深入思考,进入阅读感悟的状态。在后来的汇报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学生们基本完成对课文中对赞颂豆腐语句的深入理解。而这种方法正是学生用心读书,实现学生与文本、与作者心灵的碰撞,不断运用,学生定会受益无穷。

二、 抓重点段落词句品析

六年级的课文大多数都比较长,要是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一定是完不成任务,造成延时,加重学生负担。我的办法就是抓重点段落进行赏析,抓重点词句进行训练,让学生在好词、好句、好段的朗读感悟中,积累语言,提高语文素养。本节课,我就是抓重点段落第二自然段、重点词语“百尝不厌”等进行了训练。我认为长此以往下去,学生们一定会受益匪浅。

三、 尊重个体的阅读体验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的,每个人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只有让学生充分阅读之后,产生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去交流,这种体验才是学生自己的,而不是个别优等学生的感悟代替全班学生的阅读潮流。从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机会,到小组内交流到最后全班交流,这是从尊重个体到发展优势,都强烈地激发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四、 适当点拨文章的写法

文章的写法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我想它不是靠一节或者几节作文课就能完成的。他需要分散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化解难点。在本节课,我就适当点拨了总分总、总分的构段方法,托物言志的表达方式。这些点拨都会让孩子们收获一些写作技巧,这种渗透定会在学生心灵深处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他们写作文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以上是我的想法,也在课堂上尽量体现了出来。教学是门缺憾的艺术,我想我们教师还是要不断的学习、研究、思考,开创出一条适合学生发展、课堂学习效果明显的教学之路。

语文说课稿 篇9

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语文教材第十二册的第16课《匆匆》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和学法、设计理念、教学流程以及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中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引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喟。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失的踪迹。

这篇文章很注意修辞,文中用长短一致,节奏整齐,对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显示季节更替的诗意化景物;又用一组长短不一,节奏跳跃,口语色彩很浓的设问句,感叹日子的飞逝无痕。整句和散句的结合,不但具有一种音乐的美感,而且显得既典雅又朴实。文中多处运用比喻,比拟性描写使时间变得可以感觉,形象而又真实。

本文是第四组课文中的第二篇,是精读课文。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是“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要求在学生读通、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展开联想。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感悟能力,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初步感受作品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而本文语言优美、文辞隽永,优美的语言中包含着作者浓郁的情感。这对于心理方面还不够成熟的六年级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课文的类型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六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词语。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时间的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体会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朗读品味时间是怎样匆匆而逝的,感受语言美。

难点是让学生在读中体味作者浓郁的情感,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

五、教法和学法:

为了摆正教学中教师“导”的位置,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朗读探究法、品词析句法。

“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教学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学。在教学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去充分感知语言材料,自己读课文,品读感悟,渗透了“读(课文)、思(问题)、划(重点词句)、悟(感受)”的学法。读写迁移法:读是吸收,写是表达。从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互相促进。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的学习方法。

六、设计理念:

学习语言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就是读,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充分地读,自己获取体验,引发联想,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感悟文中所包含的意蕴。学习语文的目的不只是了解内容,也不仅是引起一时一地的同感,更重要的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七、教学准备:

(一)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课前准备:

1、搜集关于朱自清的资料。

2、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八、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激趣导入-初读课文-品读感悟-诵读积累-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

第一步、激趣导入,引出“时光匆匆”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确实,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

所以在课的开始我注意营造氛围,播放“冬去春来”的轻音乐,围绕中心,以汉乐府民歌《长歌行》导入,直奔主题,明确学习的方向,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再而创设机会让学生汇报关于朱自清的资料,给学生提供施展能力的平台,激发学生收集材料的兴趣,从而有效地落实了这学期的一项重点训练——注意收集有关资料的同时,使全体学生对朱自清生平有个初步认识,这为学习课文,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垫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步、初读课文,感知“时光匆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因此,在这一环节,我先采用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问自答,引导学生运用“读(课文)——思(问题)——划(重点词句)——悟(感受)”的学习方法;然后在全班交流“通过读书,你都读懂了什么?”教师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解读,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地交流读书体会。最后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

学生通过初读,整体感知内容,知道课文主要围绕“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个问题展开叙述。这样为感悟、品评做准备。

第三步、品读感悟,体会“时光匆匆”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地方写了“时光一去不复返”?找出相关的语句深入体会。

2、根据学生汇报,顺学而导,品读“时光一去不复返”内容。下面从五个环节引导学生学习。

(1)析文品赏。(出示课件)

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以读的多种方式自主触摸文本,如:师生合作读,学生个性朗读,变序改成小诗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与文本、与作者对话,在读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在读中体会课文语言的优美,在读中培养了语感。

(2)品词析句。(出示课件)

这里的设计让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读读、划划、比比、议议来理解课文内容。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仿写句子。(出示课件)

这个环节由读引入写,因为教学中不仅注重读的指导,还要进行写的训练。这里着重引导学生体会句式的运用,排比的手法,比喻的好处,使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在教师的点拨下明晰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这样既锻炼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也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进行了知识的迁移。

(4)感受追问。(出示课件)

这部分着重引导学生试答文中后四次追问:

教师引导学生既要谈伟人名人的事例,又要关注自己身边的普通人。

然后出示一些名家对朱自清文章的评价,让学生了解朱自清一生写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他自己就是珍惜时间的典范。我们也应该做珍惜时间的人,从而体会作者的当时的心情和感受,实现难点的突破。

(5)首尾呼应。(出示课件)

抓住开头和结尾的设问句,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内容想开去。

让学生围绕上述问题,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与同学交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想开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由自己联系到他人……积极拓展他们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并让学生懂得要深化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就要从所读的文章想开去,展开联想的读书方法。

第四步、诵读积累,领悟“时光匆匆”

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熟,甚至能够背诵。“读”是研究的过程,“诵”是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积累语言。

第五步、拓展延伸,深化认识“匆匆”展示交流诗文、警句,进一步懂得珍惜时间、珍惜生命。另外,为了把课内课外有机融合,适当拓宽学习渠道,我还布置了课外作业:

1、教师推荐《朱自清散文选》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要求学生认真去读。

2、继续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故事等,写出自己的体会,组织一次演讲。

3、同学们也可以自己查询资料,写出《我所了解的朱自清》。

(作业的布置是有层次性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其中的一项或者两项。)

九、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教师精心构思的艺术结晶,是学生感知信息的视觉渠道。我设计板书的根本思路是为了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是整篇文章的精髓,具有代表性,一目了然,方便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课文。

语文说课稿 篇10

一、说教材

《小白兔和小灰兔》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我们都有好品质” 这一专题下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描述了两只可爱的小兔接受了老山羊不同的礼物--白菜和菜子,回家后不同的表现--白兔辛勤耕种,灰兔贪图享受,结果也不同--白兔种的菜丰收了,灰兔却把菜吃完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懂得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有所收获。文章共有5节,采用了对比的写法,尤其是第三节和第四节,把小白兔的勤劳和小灰兔的懒惰表现得淋漓尽致。另外,课文中配有四幅生动的插图,充满童趣,学生非常喜爱。

二、 说学情

通过半学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能较熟练的进行拼读,在识记方面也积累了一些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有效地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学生对阅读逐渐产生了兴趣,多数学生在阅读时能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基础好些的学生能读出句子的语气。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和意识。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乐于学习,乐于参与。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1、认识“翻、浇”等8个生字,会写“拉、把”等六个字;

2、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做法和不同收获;

3、让学生懂得只有靠自己劳动,才有收获,从而愿意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另外根据语文教学大纲和课标的要求,我把识字作为教学重点,又由于年龄特点和教材的要求,把理解“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作为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因此这节课我采用直观演示法、研究法、自学法等进行教学。

学法上,我贯彻的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安排了谜语导入——初读感知——朗读感悟——书写指导四个环节。

(一) 谜语导入

1、回顾单元专题,“我们都有好品质”。

2、让学生猜谜语,通过课件出示“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三瓣嘴,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3、学生猜出谜底兔子后,出示兔子图片,与学生谈话引出课题:小白兔和小灰兔。(板书课题)

(上课之初,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停留在课间活动的有趣之上,教师在这一时刻恰当地利用课件创设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不仅能引导学生把注意力从无意注意过度到有意注意阶段,而且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对学生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化静为动,化枯燥为有趣,化无声为有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创设出浓郁的学习情境。而且多媒体教学中绚丽的色彩,迷人的画面,动听的声音,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文内容中来,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准字音,并思考课文讲了谁?

(这样做是为了给学生以有效示范,使学生的情绪得到感染,进入到文中。学生不仅能感知课文,掌握正确的读音,而且能模仿朗读技巧。)

2、学生自读,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并用喜欢的方法识记。

(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体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自主学习方式。)

3、检查预习,先让学生带拼音、带词语,通过词语接龙,开火车等游戏形式识记,接着通过课件去拼音,去熟字读,让学生说识字方法。

(这一部分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实现了多元识字。新课标要求,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所以我也把本课的识字作为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学生喜欢的游戏,使学生对枯燥的识字产生兴趣,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课堂教学绝不是几个人的行为,采取自由读、合作读等形式比较灵活,同时也保证了学生的参与度。多媒体课件不仅更加自然、逼真地表现了多姿多彩的视听世界,还对抽象、无形事物进行生动、直观的表现,并使复杂的教学过程简化再现等等。这样,就使原本艰难的教学活动充满了魅力。也减轻了教师的书写压力。)

(三) 朗读感悟

1、结合书中图片再读课文,思考:小白兔和小灰兔有哪些相同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之处?

(用一个大问题统领全文,让学生合作探究。)

2、让学生用文中语句回答问题,课件相应出示图片,老师相机板书,并指导朗读。

(把书中图片转化为课件更加直观、生动,并且有效的运用了教学资源,根据一年级学生特点,用图文结合,不同之处对比的方式使学生更深刻了解本课的思想,突破本课难点。在课堂上教师将文中的“景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投影图片,通过多媒体课件

演示课文内容所涉及到的情景,使文章直观、形象、富有感染力。那么,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教学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符合儿童心理学的认知规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在展示的同时渲染了浓浓的气氛,加上教师的指导性讲述和激励性评价能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尽可能地将文章中的“情”化为可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韵律,达到了“入境始于情”的目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们怎能不乐于学习呢?)

3、结合上文和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喜欢小白兔还是小灰兔,为什么?故事中的小白兔和小灰兔都是好孩子,小白兔懂得劳动的意义,“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下面请学生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爱唱的特点,让学生欣赏歌曲,学生不仅得到了放松,而且更进一步体会了劳动的意义。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到了有效的达成,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

(四) 书写指导

1、课件出示会写的字,学生读字组词,接着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字形特点。

(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并且学会观察是学生写好字的基础。)

2、让学生找出一个书写困难的字,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作为引导者。)

六、说板书设计

26 小白兔和小灰兔

相同:乐于助人 有礼貌

不同:要菜子 要白菜

种白菜 不干活

送白菜 要白菜

(我采用的是对比式板书,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说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了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同时它也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在画面的切换过程中,还需要通过联想、想像进行补充和创造,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应不失时机,因势利导地引领学生进行视听语言向文字语言的转换,否则,就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热门】语文说课稿模板汇总十篇】相关文章:

1.【热门】说课稿模板汇总十篇

2.语文说课稿模板汇总十篇

3.关于语文说课稿模板汇总十篇

4.【热门】说课稿汇总十篇

5.实用的语文说课稿模板汇总十篇

6.【精品】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汇总十篇

7.【热门】说课稿模板十篇

8.语文说课稿汇总十篇


缓存时间: 202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