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战略与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论文

知识产权战略与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论文

一、商业生态系统基础理论

(一)商业生态系统是什么

1993年,Moore教授首次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他指出,商业生态系统(Business Ecosystem)是以组织和个人等商业世界的有机体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a。1996年,他再将自然生态系统的理论引入商业竞争并系统阐述了商业生态系统的构成b,强调了商业生态系统的共生性和动态性c。2002年,Marco and Roy两位学者在《共赢》一书中将商业生态系统的理论进一步发扬光大,并提出,处于生态系统中的企业之间互相依存、共生共长,并最终促使组织和整个商业生态系统获得持续成功d。2004年,Mirva and Elisa则给出一个更加完整的定义,他们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具有一定关联的组织组成的一个动态结构系统,这些组织包括企业、研究机构、政府机构等与系统有关的组织,并表现为竞争、合作以及协同进化等特征e。

国外研究最大的贡献是将自然生态学引入商业领域并构建了商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理论框架,但对商业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价值链要素研究不够。在一个商业生态系统的价值链要素中,如果把敏捷生产供应作为显性链条,那么专利与标准就是藏在其后的隐性链条,它们界定了生态系统的边界,还提供了生态系统成员间价值分享的框架和通道,是整个生态系统运作的基石。供应链为骨骼,知识产权为筋血,二者合力才能把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的各要素齿轮都串联和咬合在一起,保证商业生态系统的成功运转。因此,作者认为,所谓商业生态系统应是一个由组织和个人编织的动态价值网络,它以商业组织为核心物种,以全球供应和专利标准为价值链,以商业模式和产品为基础要素,通过组织间的开放合作而形成的共生共长的商业价值体系。

(二)商业生态系统的要素和特征

类比自然生态系统,一个跨国的商业生态系统包括商业组织(生物)、价值链(食物链)和市场(自然环境)等要件:商业组织是商业生态系统的主体、发起人和构建者,组织的质地决定生态系统的成败。一个跨国的商业生态系统往往有一家居于行业霸主地位的核心企业,它掌握了行业的国际技术标准,是生态系统的中心物种;价值链实质上是组织间分工合作的商业体系,价值链条中只要有一个环节遇阻,则整个链条中的技术和商业都无法得到广泛应用;行业市场是影响商业生态系统形成最重要的外部环境,一般来说,自由和法治的市场环境是商业生态系统生长的沃土。

商业生态系统具有开放、共生、竞争等基本特征:商业生态系统必须保持开放,只有通过不断与系统外部的信息、资金、人才的交互,才可以保持理念的先进和系统的最优状态;共生性是一个商业生态系统成功的关键,生态系统各要素彼此的依赖性很强,处于一种共存共生、共同进化的生态关系f ;竞争性即优胜劣汰,生态系统之间以及生态中各个要素互相竞争、适者生存。

(三)商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在全球大生产的背景下,各行业的分工合作越来越细化和紧密。没有一家企业可以从产业链的首端吃到末端,也没有一家企业(无论他多庞大)可以单独为用户创造价值。当今,一个产品技术的最终成功开发和应用,离不开配套性产品技术的同步开发和应用,一个企业要获得大的发展,更离不开整个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大环境。比如,因当时触摸屏技术尚不成熟,虽然爱立信和摩托罗拉比苹果早十年左右推出智能手机,但是因为用户体验较差并未获得市场认可,没有享受到智能手机的大发展g。现代企业就是处在一个个生态系统中,竞争由单个企业之争演变成为区域供应链之争,进而升级为跨国生态系统之争。

一个商业生态系统的能量之大会超出大部分人的想象,比如它的大数据分析能力有时比政府机构的能力还强大和精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商业生态系统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安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商业生态系统的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商业竞争的成败越来越依赖于他们所在的商业生态系统。因此,无论对企业还是对国家而言,建立或参与到一个持续创新的生态系统中都至关重要,它不仅能促进技术创新,更重要是它为创新理念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商业上的实现方案,提升了整体竞争力。

二、知识产权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一)从长虹案例说起

从2005年开始,四川长虹前后在等离子项目上的投入超过40亿人民币,希望通过此项目称霸全球面板业,然而该项目在2014年最终以6000多万的价格转让清盘。事实上,等离子无论技术还是成本都优于液晶,长虹的惨败不是输在技术上,而是在生态系统的判断上出现了严重失误,等离子生态输给了液晶生态。背后的原因在于,以松下为首的日系厂商掌握了等离子的核心技术,而他们所坚持的专利封锁却让等离子错过了最佳发展时机。相比之下,韩系厂商掌握的液晶面板技术为争夺市场份额,相对较为开放,参与厂商很多,产业很快形成规模经济,成本下降速度比等离子快,价格上很快占据了竞争优势h。长虹的走麦城深刻提示了知识产权与商业生态系统的反作用。其实,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例如在通信领域,由于在2G通信时代,CDMA的应用要求用户缴纳数目不菲的知识产权费用而受到限制,相对开放的GSM迅速占领了全球市场,CDMA则只占不到1/4的市场份额i。

(二)知识产权对生态系统的作用

首先,知识产权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协同整合。衡量生态系统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生态系统中各方信息与商业价值的互利互换,而要实现此目标,标准,特别是国际标准和专利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大提升了生态系统供应链连接和智能程度j。商业生态体系只有在专利标准的指导下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发挥系统的协同整合功能,为客户提供整套解决方案k。

其次,知识产权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商业生态系统的实力决定国家的竞争力,在全球国家竞争力评级指标中,知识产权保护体制赫然在列,成为重要指标l。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为商业生态系统提供了良好的行业和市场环境,给生态系统成员和投资人极大的安全感,为商业生态系统带来大量的外来投资。

第三,知识产权有利于控制商业生态系统的风险。商业生态系统风险极高,巨大投入后开发出的产品如果因专利侵权无法卖出,就无法带动整个生态系统成员获利,前期的所有投入有可能打水漂,严重的话,生态系统也会因此坍塌。为避免这样的系统风险,就要进行知识产权的全程风险控制,例如通过强大的专利检索和分析工具,可以为生态系统提供源源不断的行业内外最尖端的技术和产品信息,随着行业边界的消失,这种看似无关的信息可能成为未来商业生态系统的关键商业要素。

第四,知识产权可以提升生态系统的竞争力。商业生态系统的较量虽然最终表现为企业的生存和盈利能力,但在过程中常常见到的是生态系统之间的专利较量。这种较量一方面表现为国际专利标准制高点的争夺,另一方面表现为生态系统之间的专利战争,知识产权借助合法垄断的力量已经成为生态系统之间竞争的利器。

最后,知识产权可以推动亦可阻碍生态系统的变革和创新。一方面,知识产权可以有效呵护初创生态系统的创新优势,并为商业化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特别是新产品市场化的开发,往往大于新产品研发的投入,许多新产品出师未捷身先死都是因为侵权泛滥和资金缺乏,这时,适当的知识产权策略可以有助于新产品的生命周期m。例如,爱立信每年在专利上都会有很多收入,这些收入又投入到研发和市场化中,都是在生态系统内,没有流出系统外n。另一方面,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与知识产权的垄断性相冲突,专利权垄断限制市场竞争,损害自由公平的市场秩序o,妨碍知识信息的创造和传播,也不利于生态系统的创新和升级。

三、与商业生态系统匹配的知识产权战略转移

(一)德国工业4.0 的提示

2009年至今,欧洲深陷债务危机,德国经济却一枝独秀,作为工业4.0的旗手,推动了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发展。德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其基础制造产业生态系统的竞争力。同时,德国也是一个高度法治的国家,在全球竞争力报告中被推选为知识产权保护最佳的国家之一。前瞻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和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不仅为德国带来大量外来的投资,带动了德国的创新经济,而且为商业生态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如何建立与生态系统匹配的知识产权战略框架,德国以及德国企业为世界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例r。

(二)商业生态系统的循环

1917年,美国生态学家Crinell提出了生态位的概念,生态位是指在生态系统中核心物种与其他物种相关联的时空位置和功能地位。在一个商业生态系统中,核心企业为了占据核心的`生态位,有时可以通过合同和专利来获取s,但若使企业得到长久的发展则必须有完整的产品创新体系、专利标准化体系和供应体系。一个生态体系的基本战略模式从协同开发开始,然后建立技术标准合作,通过源创新输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通过合理的供应体系实现资产到利润的转变,然后生态内成员分配利润并将一部分投入到新的开发创新当中。创新产品、专利标准、资金利润就这样在生态系统体内循环往复,形成一个对外开放、对内闭环的系统。

以美国经济保持强劲生命力的商业逻辑为例:一个成功的商业生态系统需要公平和相对稳定的知识产权规则,良好的知识产权系统(如专利标准)会推动更多的技术创新,更多的技术创新则会推动更多的产品交易,有了更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交易,就会有更多的竞争,更多的竞争会推动更多的创新和知识产权,更多的创新和知识产权又可以推动更高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循环就变成更多的贸易、更多的创意、更多的竞争、更多的创新和更多的知识产权,这样就形成一个非常优化的生态环境t。

(三)知识产权战略的调整和转移

新兴商业生态系统的内在循环和不断进化使基于传统经济模式的知识产权战略已经过时,旧有的战略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生态系统的发展,无论对于政府还是商业组织来讲,向与商业生态系统相匹配的知识产权战略转移都是当务之急,并且该项工作很难一劳永逸。

战略转移一:从资产到利润

以传统的知识产权战略讲资产,从专利的挖掘、布局、储备、授权去规划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从而形成庞大的无形资产是标准的工作范式。以现代的知识产权战略讲利润,如何将大量沉睡的无形资产转化为可见的利润,并且将这些利润在生态系统内实现良性循环被设定为战略的追求目标。

四、结 语

各种迹象表明,世界经济动力和创新的源泉开始重返美国,而在10年前,除德国外的欧洲国家还可以倚赖诺基亚、爱立信等大公司营造的商业生态系统与之抗衡,但如今,美国人仅凭苹果IOS、谷歌android、微软WP三大超级生态系统就可以笑傲全球。商业生态系统已经站到了国家和企业竞争以及变革的最前沿,而知识产权充当了生态系统之间不确定性和冲突的急先锋。当美国人基本完成了自己的商业生态系统构建以及与之匹配的知识产权布局时,其他国家才恍然大悟,但显然美国人在商业生态系统的知识产权储备和布局上已经略胜一筹。

未来的竞争不是知识产权的竞争,真正展开竞争的是其背后的商业生态系统,知识产权只是提升生态系统竞争力的一个支撑工具而已。如果把知识产权战略当成发展目标,就会将自己陷于一个不易被识别的逻辑误区,在知识产权战略支撑下的生态系统才是发展的重中之重。生态系统也不仅仅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事实上,商业生态系统的运转过程不仅是驱逐弱者,相互依存的物种在无穷的交互圈中互惠共生、共同进化,对整个生态系统的进化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时代的变迁要求结合对手各自的贡献,共创技术标准,形成新的竞争与合作规则,使大家生存在一个丰富而协调的动态系统中@8。

先有商业生态系统,才有知识产权,只有商业生态系统大发展,才会有知识产权的大发展。生态系统成就了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反过来保障生态系统的垄断地位,这个顺序不能倒过来。我们应客观看待知识产权的价值,过分夸大或者贬低的态度都不利于生态系统的发展。知识产权是生态系统创新的成果,同时反过来又推动生态系统的创新。生态系统的模式灵活多变,但知识产权的形式确会相对稳定,没有一成不变的生态系统,也没有经常变化的知识产权。应利用知识产权的相对稳定性去固化生态系统每个阶段的创新结果,并与时俱进地推动商业生态系统的变革。

理清以上的认识误区,当我们转向目前的知识产权制度设计时,就很容易发现目前商业生态系统发展的制度障碍。现行的知识产权制度并没有如当初设计者想象的那样起作用,结果专利垄断阻碍了技术创新,专利诉讼和授权的成本压倒了一家家正在成长的企业,专利军备竞赛产生大量的垃圾和问题专利,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蟑螂成为实体企业的梦魇,这都严重破坏了知识产权制度的初衷@9。因此,确立怎样的知识产权制度,才能既保证创新者能获得足够的激励,又有利于社会知识信息的传播和共享,以培育强大的商业生态系统,从本文可以获得某些启示。

【知识产权战略与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以商业生态系统推进总承包的发展论文

2.探析战略知识产权的论文

3.商业特许经营如何保护知识产权的论文

4.商业银行品牌战略研究论文

5.商业银行管理重构战略思想论文

6.商业银行战略转型成本管理分析论文

7.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论文

8.有关商业银行分立重组的研究论文


缓存时间: 2024-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