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的散文

关于春节的散文

【篇一:春节,我们回家】

又是一年春节到,我国民间叫过大年。这是我国历史最悠久、活动内容最丰富、礼仪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因为春节里亲人要团聚,离家的孩子会不远千里回到父母的身边。

此时,车站内外的千万张面孔,或兴奋或焦灼,都在诉说着回家的渴望。哪怕千里迢迢,纵使一票难求,也挡不住一往无前的身躯,去圆心中一年的牵挂。

每年春节,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过年就是要和亲人在一起,没有亲人的地方,只是我们栖息的房屋而不是可以让我们有归属感的家。

为了回家,我们可以披星戴月到车站排队买票;为了回家,我们可以忍受车站、车厢里的拥挤混乱,不怕长途旅行导致的身心疲惫;为了回家,我们舍得花费平时不舍得花的钱高价买票和为亲友购置新年礼物。虽然,春节在家待的时间可能还没有来回路上耗去的时间多,可是毕竟是和父母妻儿在一起辞旧迎新了,也就了无遗憾了。和父母妻儿一起过年,纵然辛苦,也很幸福。

在家和工作的城市之间如候鸟一样飞来飞去,恐怕是快速城市化的这个时代我们这一代人乃至几代人无法逃避的宿命。尽管城市需要我们,却没有敞开心扉完全欢迎、接纳我们。尽管我们为之奉献青春和激情,却依然有严格的户籍制度把我们阻拦在城外;尽管我们也期待能把父母都接进城市过一个特别的新年,却发现狭小的蜗居根本无力为他们安放一张床。在这样的城市里,每到过年,就会让我们感到陌生和孤独,每到过年就会想要快速地逃离。

回到家,全家要在过年的前一夜团聚,吃丰盛的团圆饭。还要相互为家人守岁、祈福。

回到家,必须完成酝酿了一年的礼仪:上坟,祭祖,总要告慰先人,一年了,没有愧对他们在另一个世界的期盼。今天的努力一定是想让坟头的蒿草一年一年长得更旺。

访亲,串友。把互相聆听的故事,诉说给对方,让他乡和故乡两个世界的天地接轨,不一样的生活习惯,来自同样的对生活的感恩。

看看儿时池塘着生了乱草,欲钓无处下浮子。几近荒芜的农田,缺少了冬雪,来年丰收可有?父母毕竟老了,干不动了,盘算着今年再添上一台什么样的农机,今年在土地上种上什么样的经济作物。

看看村头村里铺就的水泥路,许多的曲折和坎坷,被水泥路拉直整平。故乡像个待嫁的姑娘,羞答答地装点着自己的摸样。村里妇女、老人和儿童是现代乡村一座最美丽感人的画廊。

一年的心事需要和爱人交待,一年的.收获必须和家人分享,一年的不安份的思想定然重新过滤。

看着拔地而起的山村新楼,错落有致,不觉还要想把自己的小家如何像城市的小区一样做一个全方位的规划。空巢只能是暂时的,总有一天,新农村的家园里囤积起多年漂泊的梦幻。

还要重新思考和审慎城市文明,可以肯定地说,城市文明不只是高楼大厦、柏油马路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城市文明还需要人文关怀,要每个生活在其中的人都能找到家,而不是时时处处把自己当成过客。让阖家团圆不再是只有春节才能圆的梦,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春节,给了我们一个巨大的幸福和安慰。然而为了生活,我们必须把幸福缩小,把奋斗放大。

为了一个梦幻,我们不得不再次离乡,向远方的城市,发出我们诚挚的呼唤。我们用巧手正在裁剪都市的繁华,一定会有一天,那繁华最精彩的部分应该是我们未来的故乡。

【篇二:2016新年感悟】

亲爱的2015,你轻轻地走地走,正如你轻轻地来。

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里,生活的酸甜苦辣不断上演,有付出的艰辛,有收获的幸福,有您的祝福,也有我的牵挂。

2015给了我一份安宁,使我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工资虽说不多,但也是我尽到了一个男人应尽的义务,孩子安心读书,妻子勤俭持家,母亲安享晚年,2016我将做得更好。

2015给了我一份忧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今天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感觉自己的知识非常的匮乏,对很多事物感到陌生、新鲜,我想通过2016多多学习电脑,补充大脑知识,多向别人学习。

2015给了我一份期待,现有的工作使我得心应手,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谋求更高的职位,求得更的工资,已成为当务之急,希望通过公司晋升的平台,在2016年实现我的愿望。

2015给了我一个梦想,网络空间里的亲朋好友、才子佳人,为我插上了理想的翅膀,2016年里,在文学好友的熏陶下,我应该乘风破浪,展翅高飞,再出新作品。

2015给了我一份幸福,家人的支持是我工作动力的源泉,亲人的关心使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在网络这个大家庭里,也有我至亲至爱的人,他们每时每刻关注着我空间的变化,2016守住这份幸福,发扬光大。

2015给了我一份感恩,在工作上的支持,生活中照顾,文字里的成长,离不开身边每一位善良的人,离不开您们手把手的敦敦教诲,离不开您们的热情帮助,2016我将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生活、网络里每一位亲朋好友,因为有了您们,我的生活才会丰富多彩。

2015我虽然身在异乡,公司发的棉衣、棉帽,亲朋好友的问候,是我在这个冬天不太冷,心中温暖犹如春天里的太阳。

2015让我走进了不惑之年,有感慨岁月的流失和无奈,也有感到身上的责任和幸福,有妻儿的欢笑,母亲的唠叨,小妹的牵挂,成为我永恒的幸福。

2015我终于明白,生活就是把梦想变为现实,把希望变成可能,把自己变为【自己】,叶落终会归根,百川终会归海,而你2015也会成为记忆中的历史,即使已经离去,我的心中仍然充满感激,因为是你让我成长很多,收获很多。

站在2016年的起点上,展望未来,信心百倍,梦想指引着方向,目标引领着行动,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真诚的祝福每一位朋友,在2016年里,都能实现自己的【中国梦】,祝福所有的亲朋好友,身体健康,平安幸福。

【篇三:过年】

我出生在六十年代初,那是三年自然灾害后,经济最萧条的年代,那个年代是经济和文化生活都很匮乏,或许就是因为生活的清苦,人们的思想就很简单,能吃饱穿暖就可以。我也就是在那个年代度过了童年。

童年对过年有太多的期盼,期盼姥姥会从烟台给我们寄来苹果、鱼干。期盼妈妈能给我们做一套小花布的新衣裳。期盼我们能围坐在火炉前,守岁,其实也就是守着妈妈卤的那锅肉,守着满屋飘香的年味。当妈妈把卤好的的排骨,给我们姐弟仨每人一块,那个香啊!觉得过年真好。期盼大年初一早上,被劈劈啪啪的鞭炮声吵醒,还没有睁开睡眼惺忪的眼,爸爸和妈妈就给了压岁钱,于是赶快起床穿上新衣服,给爸爸妈妈道一声爸爸、妈妈新年好!那也是一年中最幸福的一天,那就是过年。

那个年代是计划经济,买肉要肉票,买布要布票,这些票,平时都不舍得用 ,就等着过年。才会大包小裹的买回来,除夕的夜晚,才会有最丰盛的一餐。尽管经济不富足,心是辽阔的。吃什么都香,尽管文化生活不丰富,精神境界是宽阔的。心一点不觉累,人很容易满足。所以,过年真是一种期盼。

青年时代,对过年也有期盼,上班离家很远,工作性质是倒班。过年不放假,距离过年还有两个月就会翻着日历算,大年三十上什么班,初一能不能在家过年。早早给妈妈打电话,哪天能回家过年,于是,爸爸妈妈也在家里等待,盼着儿女能和父母团圆。我们盼着吃一顿有妈妈味道的饺子,吃一把爸爸亲手炒的瓜子,那是怎样的惬意,怎样的香甜!结婚后,一到过年就开始犯难,想着怎样去婆婆家,怎样去父母家,能把空间和时间充分的安排,可是还是因为工作的性质,终究没在婆婆家过一个除夕,这许这也将是我今生的遗憾。

如今,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今天,丰富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虽然什么也不缺,还是依然沿袭了妈妈在计划经济年代的习惯,还会买很多东西----年货。觉得这样才像是过年。我们当地的人有个说法,喝了腊八粥,人就开始就糊涂了,苕买苕买的(傻买傻买的),也不计较花多少钱了。等过了正月十五,汤圆吃完,就清醒了,哎呀!怎么花了这么多的钱!

现在的我对过年已经厌倦,走在大街上,看到攒动的人群就会莫名的心烦,在超市里听着打折的叫卖声,心就会一阵阵的痉挛,也不缺吃也不缺喝,就是没有盼着过年的激情。也许是太富足的生活,带走了对年的期盼,也许是生活太空虚,不想有过年的喧嚣和忙碌,总之,富足的物质生活,让精神生活匮乏了,心中不再期盼过年。

细细咀嚼过去的这些年,是生活节奏太快,工作压力太大,我们不知道心里想的什么,需要什么?除了担心餐桌上的食品是否安全,我们还会期盼的是什么?餐桌天天鱼肉,顿顿美餐,还时常会和家人去饭店吃大餐。尽管如此,人与人的情感淡漠了,心与心的距离疏远了。虽然提着大包小包的走亲访友去拜年,却感觉是走形式,体会不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与温暖。更找不到童年那种对年的期盼。有时甚至想,人真的是不是还应该穷一点,我甚至甄别不出,我的这种感觉是对是错。但这就是我心里的过年。

【关于春节的散文】相关文章:

1.关于春的散文

2.关于朱自清的散文的春

3.关于春的小散文

4.关于春的散文写作

5.关于春高三散文

6.关于春的名人散文

7.关于写春的散文

8.关于春的优美散文

9.关于春的写景散文


缓存时间: 2024-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