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的韵味韵味

柳永词的韵味韵味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在词体的发展过程中,他是个非常关键的人物,他扩展并发展了慢词,开拓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他的词代表了宋词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柳永词的韵味!

柳永词的韵味

柳词清丽婉约,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心作词的词人,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写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其词对后世词家及金元戏曲、明清小说有重大影响。代表作有《雨霖铃》、《八声甘州》、《凤栖梧》等。甘草子和卜算子漫是我比较喜欢的两首词作,或许是心境相通的缘故,故选此两词作为赏析。

●甘草子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

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

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这首《甘草子》是一首小令闺情词,上片写女主人公池上凭阑的孤寂情景。“秋暮”既秋天的傍晚,“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意为雨点打在残荷上,溅出的水珠在那不停的跳动着。实际借景描述女主人公寂寞烦躁的心情。“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则叙说从雨打衰荷直到雨霁月升都见不到鸳鸯的踪影,不仅说明雨后天气转冷,更表述空气散发着冷漠空寂感,实际是对女主人公直所以愁闷的一种有力暗示。

下片“池上凭阑愁无侣”一句浓缩上意,点明愁因。“奈此个、单栖情绪”则推进一层,写孤眠之苦,场景也由池上转入屋内。“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则说荷塘月下,轩窗之内,一个不眠的女子独自调弄鹦鹉,自是一幅绝妙仕女图。而画图难足的,是那女子教鹦鹉念的“言语”,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其“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实为婉曲含蓄。鸟语之后,反添一种凄凉,因鸟语之戏不过是自我安慰,又岂能真正遗志空虚。

整首词意描述,秋天的傍晚,一个年青女子孤寂的站在荷池上,看着雨打残荷水珠在叶上跳动的场景。她依栏观雨,只觉心内愁绪来袭,烦躁无比,心想,昔日粉嫩娇翠的荷花也都凋谢了,象失去了韶华的美人,剩下只有油尽灯枯的萧萧迟暮,红颜易逝青春难留,由此更增添了几份惆怅。雨停了,月亮慢慢升起,秋天的月亮可说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可她是心有离愁的人,再美的月色也不能慰藉她伤感的情绪,只能将她的孤独放大,正所谓触景伤情,不胜怅惘,皆因心中思念的人不在身边所致。

凭阑而思,寂寞无聊的女主人公转而慢步进屋,看着空荡荡的房,空荡荡的床,孤眠之苦涌上心头。百无聊赖的她只能将自己的愁苦寄托在鹦鹉身上,以调教鹦鹉来达到与郎君通话的自我安慰之乐。鸟语之后,反而更增添了一种凄凉。这样描述恰有很强的反衬妙用。

●卜算子漫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

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

引疏碪、断续残阳里。

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

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

尽无言、谁会凭高意?

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此词为摹写羁旅行役和离情别绪的佳作。全词以真挚、浓厚的情意和流利的词笔,描写了游宦异乡的客子暮秋时节登高怀人的情事,抒发了异乡客子对伊人的深切怀念和望而不见、传书无凭的凄苦情怀。

词的上片以客观景物描写为主,下片以抒情为主。

起首两句,是登临所见。“败红”就是“渐老”的“江枫”,“衰翠”就是“半凋”的“汀蕙”,而“满目”,则是举枫树、蕙草以概其余,说明其已到了深秋了,所以接以“楚客”两句,引用宋玉《九辩》悲秋之意,用以点出登临,并暗示主题。“引疏碪”句,续写所闻。秋色凋零,已足发生悲感,何况耳中又引进这种断断续续、稀稀朗朗的碪杵之声,残阳中回荡呢。古代妇女,每逢秋季,就用碪杵捣练,制寒衣以寄外的征人。所以他乡作客的.人,每闻碪声,就生旅愁。这里也是暗寓长期漂泊,“伤怀念远”之意。“暮秋”是一年将尽,“残阳”则是一日将尽,都是“晚景”。下面即正面揭出“伤怀念远”的主旨。“新愁”句是对主旨的补充,说明这种“伤”和“念”并非偶然触发,而是本来心头有“恨”,才见景生“愁”。“旧恨”难忘,“新愁”又起,故曰“相继”。

过片接上,直写愁恨之由。“脉脉”,用《古诗十九首》:“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意。相视,则是两人对认,也就是彼此怀念之意。“两处风情”,从“眽眽”来:“万重烟水”,从“千里”来。

“雨歇”一句,不但是写登临时天气的实况,而且补出红翠衰败乃是风雨所致。“望断”句既是写实,又是寓意。讲雨过天开,视界辽阔,极目所见,惟有山岭重叠,连绵不断,坐实了“人千里”。讲那位“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巫山神女,由天气转晴,云收雨散,也不见了,是写虚。“望断翠峰十二”,也是徒然。这又不但暗抒了相思之情,而且暗示了所思之人。

“尽无言”两句,深进一层。“凭高”之意,无人可会,惟有默默无言而已。“凭高”,总上情景而言,“无言”、“谁会”,就“眽眽人千里”极言之。凭高念远,已是堪伤,何况又无人可诉此情,无人能会此意呢?结两句是说,此意既然此时此地无可诉、无人会,那么这“离肠万种”,就只有写寄之一法。可是,纵然写了,又怎么能寄去,托谁寄去呢?一种无可奈何之情,千回百转而出,有很强的感染力。“归云”,汉、晋人习用,“凭归云”即乘归去之云的意思,此处是无人为乘云寄书之意。

此词艺术上的特色主要是衬托渲染的手法和宛转往复的情思。词的上片,取正衬的手法,以苦景写悲怀,同时又将凄怨之情灌注到客观的景物中去,以悲写悲,渲染烘托出浓烈的悲苦气氛;下片写出了词人感情上的波澜起伏,采取了总起总收、间以分述的笔法,以使感情的抒发层层逼进,步步加深。

周济说:“柳词总以平叙见长,或发端,或结尾,或换头,以一二语钩勒提掇。有千钧之力。”

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现存213首词,用了133种词调。而在宋代所用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

柳永的词优美缠绵,感情真挚,具有很强的韵味和审美价值。在柳永的词中,最常用的有三种结构形式。第一种结构形式是上片布景、下片说情。在柳永的很多词中,我们都可看到这样的现象(如诉衷情近)。第二种结构形式是贯用结构的模式,即在运用布景和抒情的结构的同时,也运用从现在设想到将来和从我方设想到对方思念我方这样的公式(如八声甘州、卜算子漫等羁旅体裁的作品)。第三种结构是复杂化的多层结构,在写景抒情的同时,情和景随着时空的变化组成不同的层次,每一层次之间都是紧密相连的关系(如甘草子、戚氏等作品)。

柳永的词不仅表现在结构繁复的变化之美,也体现在以赋为词之美,以平叙见长,以赋为词。从形胜、景色、四时风物,昼夜笙歌等铺叙的方法将赋的排比性、罗列性的特点表现出来,在《望海潮》一词中表现尤其明显。其次是在抒情的时候用赋笔,将主人公寂寞烦乱的心绪及怅怨、悔恨、爱恋和思念之情细腻的描写出来,赋笔抒情贯穿了全篇(如定海波)。最后在铺叙情事的时候运用赋法,整首词具有叙事性的特征,又有叙事性的哲理。在《抛球乐》中柳永描写的就比较具体和曲折。

艳、雅、俗是柳词的基本特征,故柳词在民间流传甚广,皆因柳词通俗易懂。柳永大部分词选用民间的联章体,描述市井人们的心理特点,这样写出来的词更加贴近生活,更容易打动人。虽然人们一直称柳永词婉约,但也不乏有豪迈恢弘的一面,如在《雨霖钤》中,上片写离别之情,下片写景色抒情,在写情的时候,用的是重笔,层层递进,感情也是越来越激烈,次序清楚、章法不苟,没有弄脂调粉的作风,更多则是表现一种豪迈与慷慨。

总之,柳永大部分词是抒情委婉的,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在柳词中表现的尤其突出。一般都是先写景,然后借景抒情,在离情别绪中,柳永用优美的手法描写了一幅幅凄凉秋景,然后又在思念或难舍难分中将其衬托出来,让人有咀嚼不尽的韵味,陶醉在此情此景中,引起众多读者的感情共鸣。秋景也可说贯穿柳永的大部分词作。

  柳永词的语言特点

柳永词的语言特点主要为吸收大量的俚俗语言,却又不失雅致,在词中喜用典故,这样的特点使得柳词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贫民百姓都能理解和欣赏,他通过反映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心底最真实的想法来表现自己对世俗的不满和对下层人民的怜惜。

1、 吸收大量民间俚俗语言

柳永在词史上率先吸收大量民间俚俗语言入词,更多的展示市井平民的生活与心态,写俗人,写俗世。他被认为是俗词的开创者,是俗文学中的一枝奇葩。柳词俚俗拙朴、真实动人,用平实的语言形式传唱出真实的思想情感,以平民的姿态叙写平民的心理和生活,作为通俗歌词,它具体地体现了“出生于民间,为民众所写作,且为民众而生存的、所喜悦的,投合了最大多数民众之口味的”这一俗文学概念。

2、清雅华丽,雅俗共赏

柳永词在吸收民间俚语的同时又不乏雅言,还善于化前人诗句入词,表现人生所持的理性态度,做到既雅又俗,俗中有雅,雅不避俗。他是词史上第一位真正做到雅俗共赏的作家。

从柳永的代表作《雨霖铃》来看,该词所抒写的是词人与恋人的离别之情。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

【柳永词的韵味韵味】相关文章:

1.有韵味的原创诗词

2.很有韵味的句子

3.古风韵味的句子

4.《乡愁》意境与韵味

5.诗歌韵味作文

6.有韵味的句子

7.春天的韵味散文

8.好听有韵味的签名


缓存时间: 2024-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