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复习赤壁赋复习学案

语文复习赤壁赋复习学案

篇一:赤壁赋复习学案(学生版)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复习学案

课题:《必修一》 《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 主备人:李峰 郭丽敏

一.【考纲要求】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能力层次均为B级。分别要求做到“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 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也为B 级。

二.【复习重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增加积累,掌握好文言实词意义的推断技巧。洞悉得分点。 掌握实词:既,望,如,属,冯,危,足,食,白,始,宴,穷,斫,缘,披,趣,向,志,是 掌握虚词:以,之

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句

三.【复习方法】独自回读、背诵课文,对知识点归纳总结,与同学交流探讨.

独立完成学案,反思总结规律,提升解题能力。

四.【复习过程】

(一)自己回读课文并加以疏通课文,全文背诵默写。

(二)完成知识点的整理。然后与同学交流。

A、【重点实词】

1.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山川相缪

举酒属客 举匏樽以相属

自余为僇人 梦亦同趣

2.找出句中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徘徊于斗牛之间 A古义: 今义:

B古义: 今义:

白露横江 古义: 今义:

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 今义:

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 今义:

漫漫而游 古义: 今义:(时间、地方)长而无边的样子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古义: 今义:总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古义: 今义:接着,表承接

颓然就醉 古义: 今义:形容败兴的样子

游于是乎始 古义: 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前一事,后一事是由前一

事引起的

3.找出句中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2)下江陵

(3)顺流而东也 (4)舞幽壑之潜蛟

(5)泣孤舟之嫠妇 (6)正襟危坐

(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9)侣鱼虾而友麋鹿 (10)渺沧海之一粟

(11)不知东方之既白 (12)日与其徒上高山

(13)穷回溪 (14)卧而梦

(15)始指异之 (16)穷山之高而止

(17)箕踞而遨 (18)萦青绕白

4、一词多义

既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 《进学解》

不既信,不倍言,义者有取焉。《太史公自序》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烛之武退秦师》

既克,公问其故 《曹刿论战》

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返也 《屈原列传》

既而将诉于舅姑 《柳毅传》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六国论》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 《祭妹文》

固定结构 【既而】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 《观潮

望: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送东阳马生序》

若望仆不相师 《报任安书》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谏太宗十思疏》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五人墓碑记》

如: 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 《指南录后序》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赤壁赋》

沛公起如厕《鸿门宴》

出则不知所如往 《报任安书》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说》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寡人之于国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烛之武退秦师》

项羽使人还报怀王,怀王曰:“如约。” 《高祖本纪》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琵琶行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赤壁赋》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与人,如弃草芥《六国论》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孟子 ?尽心上》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鸿门宴》

属: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赤壁赋》

屈平属草稿未定 《屈原列传》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屈原列传》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魏公子列传》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 《项羽本纪》

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高祖本纪》

冯: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赤壁赋》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诗经

危: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赤壁赋》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谏太宗十思疏》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陈情表》

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

卒: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

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高祖本纪》

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报任安书》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游褒禅山记》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张衡传》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

食:七十者衣帛食肉 《寡人之于国也》

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六国论》

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项脊轩志》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项羽本纪》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仲列传》

君子谋道不谋食 。《论语》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大丈夫不能自食。《淮阴侯列传》

白:又安能以浩浩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屈原列传》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

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

固定结构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登鹳雀楼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滕王阁序

始:游于是乎始《始得西山宴游记》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谏太宗十思疏》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寡人之于国也》

望西山,始指异之《始得西山宴游记》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始吾弗信《秋水》

庭中始为篱《项脊轩志》

始大人常以为臣无赖《史记 高祖本纪》

宴:总角晏晏,言笑晏晏《诗经 氓》

始得西山宴游记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琵琶行》

客逾庖而宴 《项脊轩志》

穷:穷回溪《始得西山宴游记》

穷山之高而止《始得西山宴游记》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报任安书》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史记 刺客列传》

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史记 屈原列传》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斫:斧以金为斫,柄长三尺。《墨子 备穴》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始得西山宴游记》

斫击杀数百人,遂灭一县一去。《史记 孟尝君列传》

缘: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始得西山宴游记》

缘广寸半(广:宽)《礼记 玉藻》

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孔雀东南飞》

披: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始得西山宴游记》

披绣闼,浮雕甍。《滕王阁序》

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进学解》

项羽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史记 项羽本纪》

趣: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始得西山宴游记》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兰亭集序》

向: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

又向北,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项脊轩志》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始得西山宴游记》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琵琶行》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六国论》

志: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五人墓碑记》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

吾十有五,而立志于学。《论语,为政》

一经目辄记于心《新唐书》

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齐谐》者,志怪者也《逍遥游》

便扶向路,处处记之《桃花源记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屈原列传》

是: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蛤蟆陵下住。《琵琶行》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滕王阁序》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一。《六国论》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兰亭集序》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唯利是图,惟命是从,唯马首是瞻。

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B、【文言虚词】

一、熟悉“以”的用法

(一) 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_____________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凭借。译为:___________

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___________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_____________

汝殁以六月二日。 《祭十二郎文》

5.表示原因。译为:______________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___________________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寡人之于国也》

7、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二)连词。

1.表示_____________关系。可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 (《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________关系,可译为______________

①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五人墓碑记》)

②遂自投汩罗以死。(《屈原列传》)

3.表示_______关系,可译__________________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谏太宗十思疏》)

4.表示________关系,可译为______________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5.表示_________关系,可译为_______________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②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

(三)助词

1.作语助,_________________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语助,起___________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______________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②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

2.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译为:________________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篇二:《赤壁赋》复习学案

《赤壁赋》复习学案(高三 语文)

【语段诵读】

“提灯女神”南丁格尔,美国国父华盛顿,两次应招为国又两次功成身退,用肩膀扛起北美的希望;建筑丰碑梁思成,为北京旧城奔走呼号,用肩膀扛起保护古文化遗产的重任。 肩膀是一个人生命价值的承载,更是社会责任的担当。我们应该用自己并不厚实的肩膀,扛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勇往前行,实现生命的价值,更应扛起对国家、民族的责任,使其富强鼎盛,永远屹立于世界不败之林。 用肩膀扛起造福苍生的重任,需要有一颗爱民之心和满腔报国之热血。

乌台诗案后,赤壁诗人苏轼便开始了他“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贬谪漂泊的生涯。然而他却执着地挂念着天下苍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用自己仕途失意的肩膀毅然扛起关注民生的重任,疏浚运河,修筑苏堤,设立公立医院安乐坊,开仓赈济灾民。朝廷待他不好,但他从来(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赤壁赋复习导学案)待百姓不薄,他把民生抗在肩膀上,竹杖芒鞋,一蓑烟雨,又何妨?只要心存爱民之心,回首向来萧瑟处,自会既无风雨又无晴。东坡身遭坎坷泥泞,心却装着民计民生,用肩膀扛起造福一方的重任,终成就豁达伟岸的一生。

苏东坡正是心存爱民之心,身怀报国之志,毅然用肩膀扛起了造福苍生的重任,才从失意

中解脱,成就豁达傲岸的一生。

生命因问而精彩(06年四川卷“问”)

夕阳西下,看衰草连天,游子问:家在何处?大漠荒原,看黄沙飞舞,浪者问:路在何方?

浪花滔滔,看大江东去,诗人问:我在哪里?“问”是生活中、生命中最常出现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问天问地,问古问今,生命因问而精彩。

浊浪滔天,苏轼矗立在岸边,飞舞的浪打湿了他的衣襟,但迷茫的雾始终遮盖不了他的双

眸,固执地向远方睥睨。就在这偏僻山地、穷山恶水里,沉沦而终了一生吗?在这山岭相隔的地方,不思进取、哀怨慨叹吗?不,不能这样放任,不能这样蹉跎。苏子不断叩问自己,然后奋起抗争,于是才有“休将白发唱黄鸡”的豪放;才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志向;才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东坡的心灵时而像大海一样汹涌,时而像湖泊一样宁静。

东坡的叩问,问出了对待挫折时的不屑,对待深沦时的崛起,对待苦难时的恬静。

独上高楼(04年重庆卷“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

苏东坡

是拣尽寒枝终不肯栖的寒鸦么?是举杯邀明月的饮者么?是穿越了十年生死痛苦一场的痴汉么?

在那个“群星荟萃”的时代,人们对苏轼的期望本是韬光养晦,游戏笔墨罢了,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你的光芒刺痛了那些习惯于黑夜的眼睛,你注定要承受官场和文坛一齐泼来的污水。

而我只看见你青青的竹枝,脚上的芒鞋,被雨淋湿的脊背,你的笑容从容洒脱,你的眼中只有秋风绿水泛清波。

苏轼坚守着自我,从而达到让后世永远仰望的高度。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并能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熟练背诵。

2、能把握文中表现的情感并初步提炼其作文素材。

【温故知新】:文言知识回顾

1、重点实词 七月既望 举酒属客 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冯虚御风 倚歌而和之 余音袅袅 苏子愀然 正襟危坐 山川相缪 酾酒临江

2、重要虚词

之:壬戌之秋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倚歌而和之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哀吾生之须臾 惟江上之清风 耳得之而为声 不知东方之既白

之:(一)代词

1人称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輮使之然也。(《劝学》)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士大夫之族(《师说》) 均之二策。(《廉蔺》)

(二)助词

1结构助词,用在定中之间,可译为“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3结构助词。主和语之间表取独。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4音节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3、古今异义

4、词类活用 歌窈窕之章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乌鹊南飞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侣鱼虾而友麋鹿 渔樵于江渚之上 不知东方之既白

5、特殊句式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渺渺兮予怀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相与枕藉乎舟中

【梳理巩固】:

1、把握文章的感情变化可先从寻找表达喜怒哀乐等情感变化的词语入手,请找出相应的词语。

2、在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的基础上,灵活地高效地梳理并强化背诵。(此项在课上完成)

一段

二段

三段

四段

【拓展提高】

文学天才苏轼命运多舛,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一住4年。其间苏轼多次游

览赤壁矶,并以此为题材,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请从如下进行比较。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

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1、这两篇章都是写赤壁,都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但景物有所不同,各有何特点?

2、两文都在赤壁联想到古战场上的英雄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到了羽扇纶巾的周瑜,

而《赤壁赋》中则写到了横槊赋诗的曹操,但两文却在借古抒情上有所不同,有何不同?

【素材集锦】

通知:苏轼可以说是一富含文化底蕴的人物素材,我们可以本着一材多用,多元解读的原则,对其素材进行系统的整理,同时我们学过他大量的诗词作品,我们可以将词句与他的人生相结合,归类整合,如若在作文中合理地引用化用,自然会文采斐然,光彩熠熠。下面是我们在整合上的尝试:

四川眉山走出的苏轼凭着他的才华横溢逐渐成为北宋文坛的领袖,他又深受皇太后的恩宠一度权倾朝野光鲜照人,只因他太出色太响亮了,把四周的笔墨都比得十分寒伧,也就引起了小人们的嫉恨围攻。

“乌台诗案” 苏轼被捕入狱,受尽辱,酷刑棒打,几致死地。之后,一再遭贬,宦海沉浮,人生坎坷。但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热爱着生活,乐观着人生……

对于自己的漂泊生涯苏总结到:“ , ”《和子由渑池怀旧》 对于自己的功业人生苏总结到:“ , ”《自题金山画像》 他有时感受到的是孤独:“ , ”《卜算子》

他也曾向往着归隐:“ , ”《临江仙》

他也曾对生活寄予美好的希望: “ , ”《水调歌头》 他在隐逸生活中怡然自乐:“ , ”《鹧鸪天》

他在困境中显得乐观积极:“ , 。 ”《浣溪沙》 他在坎坷面前是那么的豁达旷远:“ ”《定风波》

东坡面对赤壁,联想到“羽扇纶巾, , ”的周郎,联想到“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 ”一世之雄曹孟德,不禁长叹:“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人生如梦, 。 ”“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 。”

他以乐观豁达的胸襟,对儒释道精神兼收并蓄,以旷远洒脱的情怀,圆满地回答了困扰了人们千百年的问题,找到出路,得到解脱。“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片段练习】

请以“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2004年全国卷作文)为话题,运用苏轼的素材,写一个紧扣话题的材料片段。(250字以上)

要求:在下面前两段的基础上续写三个段落

三段:1分论点段 2围绕观点叙述材料段 3小结段

直面挫折 淡化痛苦(10年7月1日下水)

耻遭生理残害的挫折,司马迁淡化痛苦,忍辱负重,铸成重于泰山的绝唱人生;遭受十九年流落异乡的挫折,苏武淡化痛苦,终用不屈的脊梁架起汉匈和平的长桥;遭遇失却双腿的挫折,史铁生淡化痛苦,用坚强的双手,推着轮椅走向了一条春暖花开的道路;

漫漫人生,难免会遭遇挫折坎坷,心生痛苦失意。当我们遭遇人生的种种挫折时,不能无限地放大痛苦,而应以乐观坦然勇敢的心态直面挫折,淡化痛苦,方能实现价值,绽放光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同样如此,才能屹立不倒,永远鼎盛。

篇三:赤壁赋复习学案

赤 壁 赋

【复习要求】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之、乎、而)、句式。2、熟练背诵,并写对字形

【高考链接】

1、在《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来形容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是的军容之盛。(2014全国新课标)

2/ (2014山东)

3、挟飞仙以遨游,(2014湖北)

4、哀吾生之须臾,,抱明月而长终。(2014重庆)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013全国新课标)

6、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2013北京)

7、(2013山东卷)

8、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而吾与子之所共适。(2013天津)

9、耳得之而为声,(2013湖北)

10、(2013四川)

11、自其不变者而观之,(2012山东)

12/ (2012安徽)

13/ (2012天津)

1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2011浙江)

15、哀吾生之须臾,。(2012广东)

16、(2015天津)倚歌而和之/飞之三日而不及 ..

17、(2015江苏)

18、(2015浙江)

19、(2015天津)按序号在对应横线上补写空缺部分,任选5句。(5分)

诗人笔下的“秋”气象万千。它是王勃眼里“________①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寥廓多姿,是杜甫笔下“玉露凋伤枫树林,②_________________”的沉雄富丽,是苏轼文中“纵一苇之所如,③_________________”的浩渺烟波。它有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超拔豪放,有柳永“念去去,千里烟波,④_________________”的绵绵愁绪,有辛弃疾“_⑤___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的慷慨悲情,更有毛泽东中“鹰击长空,鱼翔浅底,⑥_________________”的勃勃生机。

20、(2015四川)相与枕藉乎舟中/咸休息乎太和之中 ..

【复习内容】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1

2、之 月出于东山之上/哀吾生之须臾 .. 凌万顷之茫然 . 苟非吾之所有/吾与子之所共适 ..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而又何羡乎. 4.然:

其声呜呜然 相与枕藉乎.舟中 何为其然也

郁乎.苍苍 然此可为知者道

浩浩乎.如冯虚御

5.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托遗响于悲风

2、重点实词

1.望:

七月之望 3.如:

望美人兮天一方 纵一苇之所如

2.歌: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扣舷而歌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4.长:

歌曰 抱明月而长终

倚歌而和之 而卒莫消长也

其他重点字词

七月既望 ( ) 白露横江( ) 纵一苇之所如(纵: ,如: 凌万顷之茫然( )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浩浩: 渺渺兮予怀( ) 倚歌而和之(倚: ;和: )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2

1.歌窈窕之章 扣舷而歌之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正襟危坐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8.侣鱼虾而友麋鹿

4、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5、通假字(标出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

1.举酒属客 举匏尊以相属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3.山川相缪

4.杯盘狼籍

5.举匏尊以相属

6、重要句式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徘徊于斗牛之间 6.而又何羡乎

7.凌万顷之茫然

3.何为其然也 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

4.而今安在哉 9.渺渺兮予怀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素材积累】

1.沧海一粟:

2.正襟危坐:

3.世独立:

4.不绝如缕:

5.杯盘狼藉: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3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4

篇四:赤壁赋复习学案

《赤壁赋》复习学案

一、文言知识归纳

1、指出文中的通假宇,并解释它的意思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2、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的用法和意思。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

侣鱼虾而友麋鹿。 ..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

羽化而登仙 .

击空明兮溯流光 ..

不知东方之既白 .

3、掌握下列特殊句式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初与东山之山

徘徊于斗牛之间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2)固一世之雄也 是造物者之无尽臧也

(3)灵万顷之茫然 客有吹洞箫者

(4)而今安在哉 何为其然也

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 今义:美貌的女子。 ..

白露横江 古义: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

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 今义:形容完全不了解或不知所措的样子。 ..

5、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如:

纵一苇之所如 .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

属予作文以记之 .

名属教坊第一名 .

举匏樽以相属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扣舷而歌之。歌曰。 ..

倚歌而和之。

七月既望。望美人兮天一方。 ...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哀吾生之须臾。 惟江上之清风。 ..

耳得之而为声。 月出于东山之上。 ..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相与枕藉乎舟中。 .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月出于东山之上。 .

二、名句默写

1、 。(09年山东卷、江苏卷、08年广东卷)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08年辽宁卷)

2、___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08年福建卷)

挟飞仙以邀游,__________________。 (2010年福建卷)

3、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08年安徽卷)

4、西望夏口,___________________,山川相缪,郁乎苍苍,______________?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___________________,旌旗蔽空,___________________ ,横槊赋诗,___________________ ,而今安在哉 (08年全国卷)

5、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_______________,而未尝往也;________________,而卒莫消长也。(08年江苏卷)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___________________;盈虚者如彼,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年全国2卷)

6、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

7、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 _ _______,______ ______,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___________________。

8、余音袅袅,不绝如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赤壁赋》中“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用比拟的手法借箫声写愁情。(2010年上海卷)

9、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0年安徽卷)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2010年广东卷)

三、重点翻译句:

1、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3、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4、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四、课后练习巩固

1.选出加粗词的意义、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 ( )

A.苏子愀然 B.凌万顷之茫然 C.何为其然也 D.其声呜呜然

2.选出短语结构与众不同的一项( )

A.白露横江 B.水光接天 C.旌旗蔽空 D.冯虚御风

3.选出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 )

A.驾一叶之扁舟 B.倚歌而和之 C.自其变者而观之 D.取之无尽,用之不竭

4.选出下列句中“乎”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 )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B.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C.知不可乎骤得 D.郁乎苍苍

5.选出不含通假字的一句( )

A.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举匏樽以相属 D.相与枕藉乎舟中

6.选出“之”字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一项( )

A.不知东方之既白 B.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C.哀吾生之须臾 D.羡长江之无穷

7.选出下列句中属被动句的一项( )

A.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D.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8.选出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 )

A.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B.何为其然也?

C.惟兄嫂是依 D.渺渺兮予怀

四、作文素材连接

1.苏轼看见了风,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乌台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过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

唯有忘记。

因此让人顿悟。

于是他逍遥红尘,最终名垂千古。只是,那夜的风,已遗落千岁月,无人见得了。 ——四川考生《风,可以穿越荆棘》

2、黄州赤壁下的游船下,苏轼正在与客饮酒乐 甚,扣舷而歌。“你在照了哪面镜子之后,才决定拥抱‘东方之既白’而鄙视官场仕途的斗争倾轧?”不愧是豪放派祖师,苏轼马上向天一指,“是它!”我抬头一看,见一轮明月高悬苍天,不禁再次泄了气;所谓“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苏轼以明月为镜,明是明了,却又怎么买得下来?懊悔之际,苏轼兀自在身旁说下去:“曾几何时,以为身沉宦海;与月对饮,方知我心必依旧。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月镜映照出这许多美景,又怎能不令我流连忘返,高歌‘大江东去??’” ——湖北考生《寻觅那片理想中的明镜》

3.对他充满希望的家人,和他共历艰难的友人,受他关爱的世人,无一不期望他能才显四方,官运亨通,济世为民。但是,东坡知道,命运不济,仕途的黑暗之门永远容不下这样一个生性放达的苏东坡。

于是,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之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

认识自我的苏东坡,从政治的窄门中从容地走出来,他虽与众人所望有悖,却让我们看穿了一个豪放、淡泊、豁达、开朗的苏大学士——一代文豪。认识自我就是东坡的明月,照耀他走进了东去的历史的长河。

——重庆考生《诗人?明月?黄花》

4.很多人在困难面前抬不起头来,更谈不上有快乐可言。他们不会笑对人生,只有自暴自弃,快乐离他们很远。让我们看看苏轼,仕途的坎坷,造就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当他和同伴被贬时,同伴已是痛不欲生,但苏轼却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心态笑对人生,这是何等的胸怀!有这种胸怀的人还担心快乐会走吗?有这种胸怀的人必定会有自己的幸福,会在人生的扉页留下光辉的一笔。

——陕西考生《我的快乐妙方》

5、苏东坡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物质匮乏,精神萧索,可苦难终使他振作、使他成熟。尖啸的山风于谷口处受住,化为温柔的何须;湍急的河流于河口处放缓,化为宽广的浩瀚;绚烂的人生于苦难处收束,化为成熟与淡泊。于是苏东坡从黄州突围,终成赤壁二赋,大江一词,名传千古,恩泽了后世无数书生骚客。

6、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

7、 东坡披发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坡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

8、 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

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

9、 孟德在赤壁低吟悲歌,周瑜在赤壁谈笑风生,而真正带给赤壁完美壮烈的是苏轼。官场上的险恶风波并没有消沉他高昂的意志,生活上的清贫并没有销蚀掉他那乐观向上的心。伴着涓涓细泉,聆听习习古风,故园神游中,苍银白发与皎洁月光交相辉映。一尊还酹江月,多么豪迈的举杯,淡逝了多少哀伤及生活磨难——纪念苏轼,让我懂得了在困难逆境中应保持有奋勇向前的心??

10、 苏轼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黄州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越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记。

11、在这个有着惨白月色的夜晚,他独坐短松岗,一壶清酒伴着泪千行,他的面容在月光下憔悴而又落寞。他一定是赶了好久的路后才回到这里,他来不及洗去脸上的浮尘,来不及整理泛白的鬓角,他只想快快回到这里,再好好看看那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女子,他仿佛又看见她凭栏倚窗,乌黑的长发倾泻而下。可如今,只有那棵棵松树掩映下的坟冢默默地回应他的呼唤,他的手轻轻抚过坟头,将清酒缓缓洒在坟前,深深凝望后毅然转身。这是怎样的悲痛!曾经伉俪情深,如今只剩下自己形单影只,但他没有沉沦,他用他坚实的肩膀撑起这份悲痛,撑起他残落的家,用他的肩膀撑起对亡妻深深的思念,化作一首千百年来被人传诵的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这是苏轼的肩膀,苏轼用肩膀承担起对亡妻的思念。

左牵黄犬,右擎苍鹰。策马奔腾,锦衣华服,骑匹高头大马,浩浩荡荡踏过平岗,他挽弓射箭,呼啸声间射透天边云朵,霞光万丈,那是他对豪迈忠义的褒奖和勇敢无畏的勋章。他在军帐中端起一碗酒,二话不说干脆饮下,一擦嘴角,再度斟满酒。他的裣衽微张,全然忘了鬓角的银丝,他口出豪言——誓将大宋一统于吾王!他再一次用肩膀撑起报效祖国的铁胆丹心,用肩膀承担统一大宋的豪情壮志,一杯酒,映着发红的双颊,将忠心与道义用肩挑!他泼墨写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是苏轼的肩膀,苏轼用肩膀承担对祖国的忠心。 《肩膀》

佳 作

纪 念

历史是值得敬畏的!

怎样的人才能够被史书收录?怎样的人才能在历史的纪念碑上留下千秋英名? 翻开尘封的历史,我看到了赤壁下的苏轼——

二十二岁登进士科,二十七岁登制科头等,被皇帝预定为未来的宰相??多么圆满的

篇五:赤壁赋复习学案二

1

【链接高考】

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译文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象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划地一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括起,波浪汹涌。我也不觉忧伤悲哀,感到恐惧,觉得这里使人害怕,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

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象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1、加点字意义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 二次备课: A.顾.而乐之 B.顾.安所得酒乎 C.四顾.寂寥 D.道士顾.

笑 2、下列加点词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 A.适有孤鹤,横江东 .来 B.玄裳..缟衣 C.掠予舟而西.也 D.羽衣..

蹁跹 3、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行歌相答——一边走一边唱,互相酬答

B.凛乎其不可留也——感到害怕,不敢停留 C.如此良何夜——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D.听其所止而休焉——随它停在哪里就在哪里休息

4、对文中“玄裳缟衣”的“孤鹤”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象征身遭贬谪,孤独寂寥的作者本人。B.象征作者出世的理想

C.象征因“客去”而感觉孤寂的作者D.象征作者“羽化”的游仙思想 5、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第一段中“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一句,既是写实,又多少带有作 者对人世沧桑的感慨。

B.文中的“孤鹤”和“道士”是以不同形象出现的同一对象。

C.本文中道士化鹤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在出世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赤壁赋》 中“苏子”的议论表达了他乐观旷达的思想。

D.本文和《赤壁赋》都表现出一种虚无思想,这正是作者的思想局限造成的。 【课堂检测】

6、 酾酒临江, ,固一世之雄也, ! 7、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

以相属。

8、 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

无穷。

9、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

之, ,而又何羡乎!

10、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

有,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 ,取之无禁,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布置作业】

2

【语文复习赤壁赋复习学案】相关文章:

1.复习赤壁赋

2.《赤壁赋》 复习教案

3.《小石潭记》复习学案

4.琵琶行的复习学案与答案

5.滕王阁序复习学案

6.小石潭记复习学案

7.鱼我所欲也复习学案

8.《赤壁赋》导学案


缓存时间: 2024-05-04